习近平治国理政重视历史经验 讲话屡引古语史实
2014-10-14 13:27:54 来源:齐鲁晚报 责任编辑:林锦 |
分享到:
|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3日下午就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从十八大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阐述治国理政新理念时都体现了对历史经验的学习和运用,讲话和演讲中屡屡引用经典古语和历史史实。 依法治国: 用韩非子论述谈改进立法工作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10月20日至23日,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在北京召开,中心议题是依法治国。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习近平在谈到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时引用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著作《韩非子·有度》的论述,强调法律体系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在谈到加强和改进法律实施工作,习近平引用东汉思想家王符的名言,要求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必须担负法律实施的法定职责,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坚决整治以权谋私、以权压法、徇私枉法问题。 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及“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他认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反腐: 借用苏轼《范增论》,论证腐败严重后果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在谈到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时,引苏轼《范增论》中的“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来论证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 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的内容就是我国历史上的反腐倡廉。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同时,他提到古代反腐倡廉的古语,例如“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儆戒元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直而温,简而廉”,“公生明,廉生成”。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及“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不正之风离我们越远,群众就会离我们越近。我们党历来强调,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从源头上有效防治腐败,加强对典型案例的剖析,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 |
相关阅读:
- [ 10-14]习近平关心的经济热点 “点经”之语大盘点
- [ 10-13]习近平:牢记历史经验和教训 为国家治理提供借鉴
- [ 10-13]习近平的“共同体”外交理念:中国思路促国际合作
- [ 10-13]习近平的“共同体”外交理念:中国思路促国际合作
- [ 10-12]习近平98次提“严”字彰显从严治党决心
- [ 10-11]外国媒体是这么评价“群众路线”的
- [ 10-11]习近平: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决策落地生根
- [ 10-11]习近平创中国外交多个“首次”:创新中尽显务实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