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程师:他们的事业撑起国民经济的脊梁
2014-09-30 14:16:33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琼 李艳 |
分享到:
|
编者按: 13层楼高的8万吨“大压机”,锻压出飞机的起落架、主梁;上千个软件组成的网络控制系统,成为高铁列车的大脑和神经;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期待着挽起南海的浪涛;4000吨起重机,将为大型核电站扬起臂膀。 重大装备制造,事关国家命脉、国家安全。在这个领域默默付出的人们,当得起“国家工程师”之名。他们专注的,是代表国家核心制造能力的大国重器;他们的事业,撑起国民经济的脊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之际,新华网与瞭望东方周刊联合推出大型报道《致敬!国家工程师》,向读者介绍十个代表“中国创造”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项目以及它们的核心团队。 不畏高远、不辞精微 如今,中国人从国外获得重大装备核心技术,有多难? 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讲给我们的故事是:2009年,徐工集团参加德国最好的工程机械展时,主任设计师以上工程师全部被拒签。三年前,世界最大工程机械和矿山设备厂家,把王民从进厂参观的名单中划掉。 自1949年以来,“引进、吸收、消化”一直是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关键词,一切艰辛,无不是为了将世界先进的装备和技术带到中国,落地、生根、发芽。 作为中国动车最早的合作者,法国人为中国工程师制定的学习计划中,却不包括关键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 北车集团长客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常振臣力争之下,得到的是3000多页的意大利语逻辑图。七位中国工程师拿着中意辞典,用时八个月,终于摸清了动车的控制逻辑。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山东烟台,济南二机床曾与德国企业合作了两条大型冲压生产线。到2002年建设第三条时,对方拒绝与中国人合作。 在济南二机床的努力之下,冲压技术成为中国汽车四大工艺中率先实现自主化的项目。 赵春玲,第一种可能进入全球商用市场的中国飞机ARJ21的副总设计师,自2009年开始就为拿到西方国家的“飞行许可”而努力。 她的深切感受是:落后国家卖东西,先进国家卖标准。发达国家会用标准将后来者拒之门外。 至于可能改变90万井下采煤工人命运的综合采煤自动化系统关键部件,在研发成功后,从未提供技术帮助的外国合作者却赶来要求利益,甚至想挖走技术人员。 |
相关阅读:
- [ 09-09]80后工程师被怨男版祥林嫂 妻子:三月不改就离婚
- [ 09-06]为凑钱和女友旅游 网络工程师刀杀老人被执行死刑
- [ 09-06]网络工程师为凑钱和女友旅游劫杀老人被执行死刑
- [ 09-03]FBI介入“艳照门” 抓肇事黑客 工程师疑为幕后推手
- [ 09-02]美伊利诺伊州签署法律 为移民工程师安家移除障碍
- [ 08-24]“冰冻”人生:建桥工程师患病4年 靠眼睛与人交流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