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东县双甸镇双南村,“小老人”们在91岁的金宝善家中帮忙做家务 李响摄 危机中总是藏着转机。率先进入老龄社会的江苏省如东县,面对养老压力剧增问题,在苦苦寻求解决之道。打造健康的老龄社会,探路适宜的养老产业和养老模式,成了政府和民间的共同目标。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如东确实已成为破解老龄化困局的积极探路者。 不过,要把如东打造成老人乐土,似乎还差“一公里”。 “小老人”照顾“老老人” 盛夏的一天,没有一丝风,阳光热辣辣的,柏油路面被晒得隐约有一层雾气,田里的秧苗懒洋洋地耷拉着。一组由六七十岁老人组成的小分队,骑着电瓶车,正从双甸镇双南村村委会出发,前去看望两位“老老人”。 “这个时候,独居在家的老人,尤其需要关心。”双南村村支书江李兵说,他们要去看望91岁的金宝善和83岁的刘爱琴。2007年至今,双甸镇老干部党总支结对帮扶镇上孤独耄耋的老干部,开展了爱心敲门、陪同聊天等活动。目前,这一“小老人”照顾“老老人”的帮扶活动,已在全县推开。 金宝善的独子金永康,1971年在执勤过程中为保护战友而牺牲。他的老伴因丧子伤心过度,也过早离世。如今,91岁的他独居在家,6间房150平方米,只有他和一条小花狗。 见有人来,金宝善忙不迭地拿出饮料招待。“老人精神很好,只是有点耳背。”双南医院业务院长陈绍俊一边给他体检一边说,老人很喜欢和人聊天,经常提起自己的光荣历史。房间里的一面墙上,挂着老人不同时期的照片,最早的一张,是1983年他出席如东县供销合作社第五届社员代表大会时的合影。 当天,在金宝善家发现了新情况——吊扇坏了。随行的“小老人”没人会修,便相约回去再找人。随后,他们又骑着电瓶车,前往刘爱琴家。 “我们未必能帮他们做什么事,也就是了解他们的近况,陪他们聊聊天而已。”71岁的桑国华,是双甸镇双南老干部支部书记,同时也是帮扶“老老人”的志愿者。 “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不单单是政府责任,更要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志愿者服务队是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如东县委宣传部部长杨中坚说,目前如东有近60支关爱老年人的志愿服务队,如由120名民警组成的志愿服务队,重点帮扶孤寡、空巢、五保“三类”老人。这些志愿服务队通过实际行动,影响更多人积极参与到关爱老年人的活动中来。 再次被推上历史舞台 因计划生育工作做得好,如东连续十多年成为全国的标杆。如今,老龄化来得迅猛,再次将新课题摆在如东面前。地方党委政府应如何应对?如东县政协主席陈建华2006年就开始关注人口老龄化。2012年到县政协主持工作后,利用政协工作的优势,连续五年专题关注老龄化社会问题。“我们为现在的老人考虑,其实也在为将来的自己考虑,20年后,谁来照顾我们?” 庞大的老年群体,正在催生颇具活力的养老产业。陈建华对此格外关注,“应该结合如东现有产业基础,围绕老人的衣食住行,发展养老产业”。 传统养老,可以用“淡度余生”来形容,“依靠子女,吃饱穿暖”是过去大部分老人最朴实的愿望。“养老产业的发展,既需要老龄化人口来‘蓄水’,也需要老年消费能力来‘放水’。”县民政局副局长崔红霞说。 今年年初,国家相继采取两项措施完善居民养老保障体系:一是把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10%,二是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首次在福利制度上消除城乡差别。“理论上,这些政策的实施能让老人手中的钱多起来,形成购买力,同时完善城乡一体的养老保障体系,逐步让农村老人也能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服务。”崔红霞说。 总投资近8000万元、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栟茶镇阳光福利中心,正是在这样的期望中兴建起来的。这是一组具有中式风格的建筑,一期工程共7栋楼,含供养楼4栋、综合楼1栋、食堂1栋、医疗康复楼1栋,有324张床位。每个房间两张床,空调、电视、洗手间等一应俱全,如同宾馆的标准间。供养楼中的两栋,主要给全镇100位财政供养老人居住,另两栋与县第三人民医院合作,实行医养结合,年底前就能投入使用。 对于阳光福利中心的发展前景,栟茶镇党委副书记丛小泉比较乐观。“栟茶刚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荣誉,南通市也在试点强镇扩权,人口将进一步向镇区集聚,市场运作空间较大。”丛小泉说,施工期间,就有几十人前来探看,但收费标准目前还很难定。如果价格定得高,会吓跑潜在的客户,但定得低,利润空间就不够。 “不是建起来就万事大吉了,还要能正常运转。”对此,如东县委书记詹立风显得有些担心。因为近8000万投资中,除上级专项补助200万和企业捐助500万外,其他资金全部来自镇级财政。“如果运转失灵,阳光福利中心将给栟茶镇带来沉重负担。”詹立风说。 做还是不做已经不是问题,因为必须做。但做了会怎样?没有成功的样本,很多如东人,依然一头雾水。 打造老人乐土,还差“一公里” 记者调查发现,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如东的一些资源优势,目前还没有真正转化为养老产业优势,夕阳事业距离朝阳产业,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如东县民政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该县养老产业主要集中在养老服务领域,老年用品生产销售、市场配套建设、老年旅游市场开发、老年文化产品服务等等,几乎还是空白。全县已办理税务登记并正常经营的养老产业主要以老年养护为主,有老年服务中心、老年公寓、老年护理院、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 很多如东人认为,如东“长寿之乡”的文化资源为发展养老产业提供了优越条件,纺织服装、医药化工、机械加工、轻工食品这些与老年人消费需求密切相关的传统产业,又为养老产业链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但事实上,这些资源优势并未对养老产业发展提供系统化支撑。 如东县经信委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如东的纺织、服装生产企业,更多的是原材料生产、贴牌生产,附加值不高,为老年人生产的服饰颜色和款式少之又少;食品行业,吸引市场的主要是海鲜食品的深加工,但产品和市场开发力度不够,专门为老年人生产的食品几乎没有;化工产业虽然发达,但更多集中于工业化工领域,医药化工很少涉足,更谈不上生产出附加值高的老年保健产品;重工机械、轻工机械的生产实力虽然也很强劲,但都囿于传统产品,鲜有向老年健身领域延伸拓展。发展养老产业,如东亟须发挥自身优势,在这些传统产业领域实现突破。 “即便有钱也买不到我们需要的商品。”如东县芳岑志愿服务站站长缪云山说,老年人上街买件衣服,逛大半天也买不到称心如意的,更别想以老年人为经营对象的专卖店了。 在老年旅游市场上,更体现了需求与供应的不对称。“现在很多老年人有钱有闲,想在晚年多出去看看。”南通天缘国际旅行社如东分公司总经理窦立毅介绍,但目前老年旅游市场总体呈现规模小、专业水平低、产品种类少、市场份额小的特点,如东至今没有一家专营老年旅游的旅行社。 先临深渊先搭桥,先到河边先捕鱼。在老年健康医疗用品、老年保健食品、老年生活用品、养老建筑等产品严重缺乏,老年旅游、老年教育、老年保险、老年后事规划等服务也处于空白或低水平开发阶段之时,商机也出现了。 “如东应该率先进入养老市场,抓住先机,赢得主动。”陈建华认为,在养老产业供需失衡的现实情况下,政府应顺势而为,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 “养老是可以与教育相提并论的普惠性话题,养老产业应该做得风生水起。”陈建华认为,解决好28万老人的养老问题,如东所有家庭都会满意。 且看如东如何运作!(记者 朱旭东) 编后:中国最“老”的县所面临的诸多老龄化问题,经《半月谈》连续报道以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思考,也给“当事人”如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最大的压力,莫过于担心给外界造成“如东暮气沉沉缺乏活力”的印象。 其实,如东已连续10年跻身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并于2009年顺利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如今仍然活力四射。但是,如东像全国各地一样,都存在快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暗伤”。这“暗伤”如果不及时关注,将来可能会发展成为“硬伤”。 如东敢于直面自己的“暗伤”和隐忧,因为老龄化问题终究是个绕不开的坎,只有及早应对,才能争取主动。如果真的能探索出一条老龄化社会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岂不是我等幸事?亦是后代的幸事。 |
相关阅读:
- [ 09-23]中石化探路千亿“混改”
- [ 09-15]融合发力 ——德化陶瓷业探路转型
- [ 09-15]融合发力——德化陶瓷业探路转型
- [ 08-15]特困供养探路社会财富再分配
- [ 08-11]福建平潭力推乡村旅游 探路两岸旅游合作新亮点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