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种地动辄就要几十万元,贷款的事到现在还没头绪呢。”日前,河南省杞县柿园乡祥瑞农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张团结很无奈。迟迟不愿放贷的杞县农村信用社亦有苦衷:除了贷款人的抵押物较少,还有蔬菜种植业易受自然灾害与销售难影响,属于成本较高、风险也较高的产业。农民“贷款难”和农信社“放贷难”,似两股绳结成死结,斩不断又解不开,制约着农民致富和农信社的自身发展。 今年来,小微企业和“三农”等薄弱环节是国家宏观调控重点扶持的领域。近日国办印发的《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特色中小金融机构,增加金融供给。如何破解“贷款难”与“放贷难”两难并存?记者在河南进行了深入采访。 农民“贷款难”: 找不到担保和质押,民间信贷仍是融资主渠道 近日,记者来到杞县柿园乡黄庄村。祥瑞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里只有十来个大棚还种着蔬菜,余下的基本闲置。“不是不想种,确实没钱再投,一个棚就需要投入近10万元。”张团结说。 2011年,他联合几户村民发起成立专业合作社,流转了100多亩土地,建了几十个蔬菜大棚。本想以此带领社员致富,没想到连生活都陷入了困境。 张团结实在想不出别的门路,只能再去银行碰碰运气。他拿上营业执照和土地流转承包协议书,再次前往杞县农村信用社柿园乡营业部。 “你这不能质押贷款,只能走信用贷款,具体额度要看最后的审批,每户一般不超过9万元。”农信社信贷员建议张团结找几个有偿还能力的担保人,或者提供财产担保,如此贷款额度才能提高。 “我家新建的房子虽然值20多万,却不能抵押。银行让找人担保,经济条件好的亲戚朋友已经借遍了,剩下条件不好的又不符合担保条件。”张团结告诉记者,再退一步讲,即使信用贷款审批通过,几万元资金也是杯水车薪。 记者从杞县工商局了解到,自2007年以来,该县已注册各类专业合作社1692家。张团结贷款遭遇的种种“难”,是农户融资难的一个缩影。 “有的合作社自身运营不规范,没有健全的财务数据,金融机构的顾虑可以理解。”郑州中牟县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峰告诉记者,目前社员主要的融资渠道还是民间借贷。 |
相关阅读:
- [ 08-04]福建农信系统成立“福万通”慈善基金会
- [ 06-26]三明市农信社:发放3.18亿小额信用贷款惠及千万农户
- [ 06-25]南平智慧农业信息服务终端“慧农信”正式启用服务
- [ 06-06]山东农信联社: 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
- [ 05-22]农信社不良贷款 不可“一卖了之”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