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全国名博看山东蓝翔:中国高级技工的“黄埔军校”

2014-09-16 15:37:16 张雯婷 来源:齐鲁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DOU_7669

蓝翔技校学员现场大秀厨艺。(齐鲁网记者于鹏 摄)

DOU_7608

采访团参观蓝翔技校烹饪课。(齐鲁网记者 于鹏 摄)

DOU_7685

学员现场制作拉花蛋糕。(齐鲁网记者 于鹏 摄)

DOU_7691

采访团参观烹饪课堂。(齐鲁网记者 于鹏 摄)

DOU_7525

采访团参观蓝翔技校。(齐鲁网记者 于鹏 摄)

DOU_7755

蓝翔技校美容美发教室。(齐鲁网记者 于鹏 摄)

DOU_7799

蓝翔技校生产学习车间。(齐鲁网记者 于鹏 摄)

齐鲁网9月16日讯 (记者 张雯婷 )“我的终极目标就是回家创业,在家乡那边开一家自己的维修厂。”来自新疆伊犁的小伙子杨帆今年18岁,记者看到他时,他正和三个小伙伴俯在车辆发动机前学习。16岁就开始学习汽修的他,已经在山东蓝翔高级技工学校度过了两年的学习时光。

四个大男孩是蓝翔汽修班的同班同学,除了来自新疆伊利的杨帆,还有来自内蒙古的任志超、湖北的李量、与山东淄博的王鹏。虽然家乡远隔千里,几个小伙伴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却有着一样的理由:“家里人认为学一套技术比较好,在这儿能学到东西,感觉很踏实,很放心。”

“平时上课基本上是一个月理论一个月实践,这里实习安排得好些,理论课老师也讲得很细,”杨帆说,当初择校时也考虑过家乡那边的汽修学校,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蓝翔,“这里教学设备更全面,教学质量也更强,学校环境也好。我想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不愿意局限于家乡那边。”

9月15日上午,由山东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主办、齐鲁网承办的“全国名博、网媒关注山东民营经济”采风采访活动在济南启动,蓝翔是采风采访团抵达的第一站。在这家蜚声国内外的山东民营院校,名博大V们进行了深入探访,试图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杨帆所在的汽修实训基地,1000多台发动机、800多台汽车电路模型整齐排列,100多辆各式新车夺人眼球,阵容堪比车展,引来名博大V门的阵阵赞叹。像杨帆他们这样的年轻人来到蓝翔学习的经历,也成为名博大V们争相询问的重点。

他们发现,山东蓝翔办学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把“工厂”搬进学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需要的是能给他带来效益的熟练技术人才。意识到这一点,山东蓝翔“盯着市场办教育”,创新实行“把工厂搬进学校”,为学生配备充足先进的实习设备,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做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零距离对接”。

“这样看来,蓝翔很早就实现了‘订单作业’,在采购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市场。中国的教育要是在这一点上像蓝翔一样,我们的学生就业率就会好一些。蓝翔留下了这样一个启示:只要你是为这个社会服务、为其提供必需品的,你就一定有出路。”《西安晚报》编委、陕西新闻部主任刘小荣这样说。

看着年轻人们聚精会神的样子,山东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调研员乔兰山也不禁感慨:高中毕业后,大多数人挤着独木桥上大学,而有的年轻人就到蓝翔技校学一门技术,甘愿当蓝领。“只要技术精,将来毕业之后,社会认可,经济收入也会非常可观。”乔兰山说。

这一点得到了包括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高级记者许大立在内的博主们的认同。许大立说:“蓝翔不仅仅培训了专业人才,它还在教育上提供了非常好的一个榜样:我们现在总是期望进行精英教育,好像每个人都是精英,不成精英就不成功,这是错误的。我们知道,这个社会最大量的是在基层默默工作的人。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了高级工程师、科学家、总经理或者CEO,大量的人才需要像蓝翔这样的学校给我们培养出来,这才是我们社会最需要的。蓝翔给我们带了一个好头。”

许大立告诉记者,自己在与于学田校长的交流中发现,从一九八四年以来,整整三十年,蓝翔从一个小打小闹的培训学校,变成了拥有五大校区、一千多亩土地,每年大概有八大行业、一百多个专业的两万多毕业生的知名学校,在改革开放的一线,累计培养了40多万人。除却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教育,蓝翔把技术上的东西十分实际地嵌入到课程中间,让目前社会上比较紧缺的一些人才得到了补充。

“蓝翔技校大名鼎鼎啊,它不仅是山东的骄傲,也是中国的骄傲,在职业培训教育这个方面,它做得非常好,可以说是我们中国职业教育的翘楚。我个人的感觉,蓝翔堪称当今中国高级技工的黄埔军校。”许大立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