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变与不变中研判经济新常态
2014-09-16 10:26:12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
分享到:
|
习近平同志今年5月提出“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的重要论断,联想到习近平同志去年初提出的另一个重要论断“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提示我们可以从变与不变及其相互联系中研判经济新常态,进而在宏观层面更好地把握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历史方位和基本特征。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但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鲜明的阶段性特征。虽然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但在不同时期,基本国情的特点、我们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略都呈现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因而不能把前一个阶段的理念、思路和办法简单延续或移植到后一个阶段。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无论改革还是发展都有着与以往不同的特征和要求。从发展来看,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改革而言,更加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既要勇于“破”,更要着眼于“立”,追求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完善的制度体系。新常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必须将其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联系起来加以思考和把握。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但矛盾双方的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党的八大作出的判断。几十年过去了,无论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还是社会生产力,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们应全面系统分析矛盾双方所发生的变化,这是制定政策、确定发展战略和重点的重要依据。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应具体分析人民物质文化需要水平、需要结构、需要趋势等的新特点,搞清楚社会生产力发生了哪些新变化,以更好地理解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历史脉络和现实方位,进而根据矛盾双方的变化,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形成新的理念、思路和政策举措。 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变,但其内涵和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国际来看,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就国内而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但当前面临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和考验,再也不能沿用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而必须创新、必须变革。我们是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国内改革发展进入攻坚阶段的背景下进入新常态的,因而必须把改革与开放、改革与发展、开放与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推动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 |
相关阅读:
- [ 09-16]交投小幅升温 做市制度步入常态
- [ 09-15]范坑乡:多举措实现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常态化
- [ 09-15]行政一把手出庭应成常态
- [ 09-14]斗池路摊点占道城管突击整治 市民盼常态化治理
- [ 09-14]斗池路摊点占道城管突击整治 市民盼常态化治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