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鸡血”式奖励能否提高教学质量? 一些教育观察人士指出,重奖考上清华北大的考生,可能会在短期内给恩平当地的教育事业“打鸡血”,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充满功利主义思想的教育观,未必能提高当地的教育质量。 首先,在巨额奖金刺激驱动下,容易催化“私人订制”教育模式的出现。一方面,中小学会集中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倾力打造一条可能的、潜在的“北大清华高才生”的“成才之路”,而对那些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冷眼相看”,可能会制造新的教育不公平。 其次,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业绩,不能只盯着北大清华,应该总体上评价学生的素质和学校的常规办学情况,评估综合实力。这样的重奖只会助长狭隘教育政绩观,对于当地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实际上益处并不多。 专家指出,“状元基金”过于“高端”,对基础教育激励有限,高考基金最多只能在短期内,令高考喜报变得好看一点,“教育GDP”变得惊艳一点,但在光鲜之后,基础教育可能还在原地踏步。 “买生源”不如“补欠账” 业内人士表示,冯活灵先生捐资3000万元,想帮助家乡的学校留住好学生,激励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此举难能可贵,但当地希冀用重奖举措稳住优质生源并无实质意义,其本质还是“花钱买生源”。 一些基层教育工作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在评价高中办学成绩时,“考上北大清华学生人数”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指标,弄得一些高中办学者不堪重负。评价学校的指标,从“上线率”到的“本科率”,再到“一本率”,直到强调北大清华录取人数,这使得学校的办学空间越来越窄。 “鉴于这一民间高考奖励基金数额巨大,很可能携手政府部门操作,其对基础教育的导向作用,与政府直接设立高考奖励基金的效果,可能相差无几。”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政府部门有必要对民间支持教育发展的热情给予正面引导,“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来说,重要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一些教育专家表示,要真正留住优秀生源,一是整体改善当地的基础教育办学环境,二是吸引优秀师资,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三是设立奖助学金,鼓励那些进步最大的学生,并为家庭贫困学生创造更好的求学环境。 “不妨设立义务教育均衡基金,鼓励优秀教师向薄弱学校流动,奖励扎根基层的教师;还可设立覆盖面更广的奖助学金。”熊丙奇认为。 |
相关阅读:
- [ 09-14]福建增6个廉政教育基地 含三坊七巷历史人物勤廉馆
- [ 09-13]青岛一高校千名学生遭劝退 校方称教育厅调整指标
- [ 09-12]调查称巴西人很少为子女教育存款 四成人曾后悔
- [ 09-12]韩国拟自2018年起推行文理科综合型教育过程
- [ 09-12]福建省教育系统举行庆祝教师节文艺晚会
- [ 09-11]杨岳杨益民赴联系点调研指导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
- [ 09-10]“教育世家”:一家13人薪火相传 累计执教310年
- [ 09-10]福州市庆祝第30个教师节 杨岳:教育发展决胜未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