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何“累觉不爱”? “累觉不爱”是去年底开始流行的网络用语,意为“很累,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被网民用来形容身心俱疲的状态。 在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看来,“未富先懒”的核心是价值观问题。“如果一个人只把勤奋看作是致富的手段,那么有了钱就不会再去奋斗。但如果一个人觉得奋斗是快乐的,即使没钱挣也会很幸福。” “‘未富先懒’问题首要的不是人们富不富,而是要审视,当下的社会是否给个人奋斗设定的门槛越来越高,给个人奋斗的空间是否让人觉得有动力。”顾骏告诉本报记者。 即使为很多人所羡慕的高校教师职业,也让许多“围城”内的人直呼“累觉不爱”。从今年8月开始,麦克斯研究院联合腾讯对在校大学教师进行的调查显示,约八成教师表示承受的压力较大,而压力大的首要来源,则是“个人财务状况”。 “产业落后,欲望超前”。联友电讯董事长王学宗这样形容新生代农民工遇到的困境。“应该给这些农二代再培训的福利,提高劳动技能,创造更多的更有意思的就业机会,给他们安排城市居民的社保,给他们城市永久居民的归属感。” 丁元竹向记者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不能随便将“懒汉”帽子扣在许多劳动者头上。“新生代农民工并不是真的懒,而是他们的要求变了。” 事实上,这一现象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在英国,有所谓NEET族,指的是16至18岁间有一部分人,既不上学也没工作,而且没参加职业培训;在日本,NEET族的范围扩展到15至34岁;在美国,这一群体被称作“归巢族”;在香港,将其称为“双失青年”(失学兼失业)。 “一定要从具体人群出发,才能有的放矢。”丁元竹表示,在美国,可以利用大数据等智能化的方式对每个人的性别、家庭、文化背景等进行分析,看相关群体会出现什么可能的状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发达,完全可以把各群体的信息精确化,从中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在关信平看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技术水平的提升,很多人开始在一定程度上“有钱有闲”,在主观上追求一种舒适休闲的生活方式。问题是,当下中国还没有到发达国家的程度,在这方面尚没有条件完全效仿。 “人均年收入6000多美元的中国,现阶段不能去跟人均年收入5万美元的国家攀比,即使有一部分人有这个条件了,也不适合全社会效仿。”关信平如是说。 拒绝“未富现象”蔓延 事实上,在舆论对社会现象的总结中,“未富”并不仅仅指向“先懒”,还有“未富先老”、“未富先炫”、“未富先累”等多种在国家“未富”的大前提下出现的社会问题。 与许多国家一样,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代际差异在日渐凸显。专家认为,改革开放之后出生的很多年轻人,跟老一辈人不一样,没有见过匮乏的时代。他们从小吃穿不愁,没有改变生活现状的急迫压力。“但还是应当提倡艰苦奋斗,年轻人一方面要更努力,另一方面要靠智力去创造更多价值,而不是靠时间和体力的大量付出。” 同样重要的是,解决“未富现象”,贫富分化问题需要解决。关信平表示,社会中有一小部分达到“有钱有闲”程度的群体,给社会的影响很大。而满大街的消费品、星级酒店等高档消费方式,以及电影、电视上琳琅满目的生活方式,都吸引人们去模仿。 “需要从社会层面去解决。国家应下大力气扫除权力滥用、裙带关系等障碍。”顾骏认为,如今,需要在宏观层面着力解决社会公平的问题,继续为每个人提供奋斗空间。“政府需要创造条件,让所有劳动者都能看到生活变好的可能性,让群众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事实上,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的60项改革任务已启动至少39项。而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褚松燕看来,这其中绝大部分回应的都是社会关于“平等和公平”的关切。 “改革的问题都不是孤立的,政府要营造好的发展环境,就要限制权力,列出权力清单,反对腐败。”褚松燕告诉本报记者,“无论推出户籍制度改革,还是限制国企高管工资,都让群众看到了政府的决心。” 伴随着社会现象的出现,中国也在积极求变,适应变化了的劳动力市场与社会心理。 中国发展的驱动力在变。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告诉记者,过去靠廉价劳动力驱动的人口红利消失了,未来经济增长依靠的是创新驱动。 伴随着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对工作的越发挑剔,是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值的减少。这一现象自2012年就已出现。而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一趋势都会继续。 “未来30年的辉煌要依靠劳动人口更好的教育和技术背景,为此,要改变城乡教育水平差异等很多方面,提高人的平均水平,让社会阶层能流动起来。”关信平认为,每个人都能看到希望,是“未富”的中国走向富裕的前提。 最应该推崇的,是中国勤劳致富的传统。“需要给全社会尤其是年轻人说清楚,中国虽然GDP世界第二,但离我们的发展目标还有很大距离,大家还要努力。”关信平认为。 顾骏认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都有给普通人奋斗空间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人也因此“富”起来。如今,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同样需要在政策环境等多个层面,为普通人创造这样的条件。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早在就任国家主席时,习近平就承诺。记者刘少华 |
相关阅读:
- [ 09-09]金六福情感营销显成效 助力国人中秋团圆
- [ 09-02]中国资本大量涌入 韩国忧心中国人济州岛圈地
- [ 08-29]81岁老人讲述平型关记忆:让所有国人知道这段历史
- [ 08-29]81岁老人讲述平型关记忆:让所有国人知道这段历史
- [ 08-29]国人暑期密集出游海外亲友疲于接待 成无薪“地陪”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