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谈教改:教育目的就两件事 让人聪慧使人高尚
2014-09-10 07:00:22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陈瑜辉 |
分享到:
|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 整合课程,再造学科体系 本报记者 赵婀娜 “现在的老师可不好当”,不少老师曾经如此抱怨。的确,刚刚入手的新教材,孩子几个小时就翻完,一点新鲜感都没剩下。英语老师则更无奈,面对班上已经有好几年国外生活经历的学生,依然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显然已无法满足学生之间的个性化需求。 如何实现教学过程中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窦桂梅对此的理解是:开足基本课程是基础,但仅仅满足于此还远远不够,要适应孩子个性发展的需求,就必须有更加丰富、多元的课程。 本着这样的理念,窦桂梅带领全校教师研发出一整套“1+X”课程。“1”是指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X”是指个性化发展的拓展性课程。 “1+X”课程中,“1”并不是简单的开全国家要求的课程,而是进行相应整合: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既落实国家规定的基础性课程,同时又超越教材本身。 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常有这样的困惑,因为学科的知识结构与儿童的认知结构之间存在矛盾,许多课程孩子们不喜欢。也就是说,分科教学往往专业性较强,但整体性与系统性不够,让孩子光吃东西,却咽不下去。 怎么办?窦桂梅的做法是:系统整合知识结构。对照课程标准,把课标的要求消化,转换为具体的知识素养,然后再把这些知识素养细化到每个年级段,形成能力目标体系,课程内容就依据这些目标而来。 于是,知识点被整合,学科体系被再造。课程被重新整合为品德与健康、语言与阅读、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按课程性质,“X”系列也整合归类到板块里。 举例来说,三年级《科学》中的“温度变化”与四年级《数学》中的“折线统计图”,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课程内容,被科学老师与数学老师“硬”整合在一起。而整合的契合点就放在“统计”上,因为尽管学科研究的重点不一样,但在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本质上是一致的。 整合就像“润滑剂”,它让课程、教学更加立体“丰满”,更加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这条道路没有终点,我们一直在探索。”窦桂梅说。 “X”课程中,清华附小很早就从语文课程中延伸出书法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书法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母语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恰恰符合小学阶段教育“综合”的特点……40门“X”课程都与基础教育的元素相关,旨在利于孩子一生的发展。 课程优化后,由于不同课型要求的课长不一样,课时整合提上了日程。 比如,整本书阅读,40分钟显然不够,形体课、体育课、综合实践课,面临同样的困境,这就意味着,要适合孩子的发展需要,就要打破40分钟“一刀切”的界限。 清华附小尝试着把原来的40分钟一节课减少5分钟,整合为“小课时”,也叫“基础课时”。基础课时要求老师们做到向课堂要效率,要求知识结构更加精要、简洁。而节省下来的时间,被放到60分钟的大课时当中去,开展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与实践的内容。 除了大小课时,清华附小还有“小小课时”,比如10分钟、15分钟,利用这些“弹性”时间,孩子们一起晨练、练习书法、诵读……正是在这样充满活力的课程表中,孩子们的创造力、教师的生产力全部被激发与再造了。 窦桂梅常说:“教育的目的就两件事,让人聪慧,使人高尚。这两点就是生命的内核,聪慧像人字的一撇,高尚像人字的一捺,它们支撑起大写的人,人的一生由这两个词奠基。” 宁夏固原一中校长薛吉强 激活“学困生”的潜力 固原是经济落后、文化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南部山区经济上的贫困生和学习困难的“学困生”在学生中所占比例较大,都在30%以上,成为学校发展的“瓶颈”。 进了学校,孩子们的基础素质就有良莠之分,成绩也有前后之别。但是,我们要求老师必须树立这样一个观念:每个孩子未来都能成为一棵参天大树。为此,我们不仅通过个性辅导来贯彻新课程理念,通过强化训练来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还不断创新思路,激发学生无限的潜力,让教学走“捷径”。 在很多时候,“学困生”是被当做包袱。但是,我们却不这么看。 很多“学困生”,其实家境不错,但个性桀骜。有的孩子逆反心理严重;有的孩子性格忧郁,有时甚至还会自残;有的孩子长期与父母冷战,家庭矛盾激化……“不好管,不好教,不听话。”老师们也很委屈,经常诉苦。 但我常常说:“如果能够把这样的学生教好,成为社会的栋梁,你们不是更有成就感?贡献岂不是比培养出一个大学生更大?”老师有责任点亮他们的心灯,我们需要用爱来跟孩子沟通和交流。也许,未来的他不会成为一名大学生,但是却能够自食其力,长大成人,这同样是一种成才。 一位特长班的老师讲过一个故事:有一名学生说话结巴,胆子特别小,在大家面前从来不敢说话。经过几天观察,她发现了这名学生一个很大的优点,非常爱干净,心细,乐于帮助别人。这不就是很好的生活委员吗?老师安排了一次颁奖班会,让这名学生为近期表现好的同学发奖。当念第一个人名时,这孩子的嘴唇上下颤抖,就是说不出来。教室里54双眼睛,却没有一丝嘲笑的意思。终于,他说出来了,那震天的掌声激活了他。从此,这名学生自信心提升,成绩提高也很快。“发现学生的潜力并不难,重要的是怎样去激活它。”这位老师说。 “低重心、近距离、手把手、耐得住、不放弃”,这是固原一中特长部的承诺。我们把那些中考成绩平均不到300分,低于正常高中招收线近200多分的“学困生”,特招进特长部,又一批批输送到全国知名的艺术院校。我们连续7年参加自治区音美专业联考的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先后为中国传媒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全国知名艺术院校输送近300多名优秀的艺术类学生。 而对于贫困生,我们也有自己的探索。在政府出资举办“宏志班”和“民族班”的基础上,学校与社会资助者先后设立了电信宏志班、仰恩班、晓扬班、鹏荣班、工会班等特色班,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得到资助的学生已占总数的50%以上。 2014年,我校高考成绩一本上线1050人,比2013年增加251人,上线率达50.3%。二本及以上上线1504人,一次性本科上线率达72%,600分以上78人;12人被清华、北大录取。更让我们骄傲的,是宏志生、民族生、鹏荣生、工会生、艺术特长生全面出彩。 正如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回访评估反馈意见所说的,一中关注“两困生”教育,为宁夏、为固原教育创造了某些经验,这也是学校成功的一个标志。每当一批批特长生上线中榜,一个个孩子捧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向学校报喜时,我会觉得,再辛苦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本报记者 朱磊整理) |
相关阅读:
- [ 09-09]省纪委通报5起违规案例 一校长公款聚餐发月饼券
- [ 09-09]福建省纪委通报5起违规案例 一校长公款聚餐发月饼券被警告
- [ 09-04]警方认定浙江大学副校长为车祸负主要责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