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京青奥会空气质量保障专家组公布了空气保障数据,整个8月份,南京人比平时少吸了3764吨PM10和1750吨的PM2.5。下降比例达到44%和36%。据了解,青奥期间空气质量“优良”等级预报准确率达到75%~80%。 南京青奥会空气质量保障组组长、南京大学大气系教授王体健表示,青奥期间空气质量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过三次“危机”时刻,但都通过加强管控顺利通过,青奥保障的经验也将为应对重污染状态提供借鉴。 青奥期间曾出现3个小时的“轻度污染” 这几天南京空气质量从优良转为污染,市民怀念起青奥时清新的空气。 王体健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青奥期间空气质量并非一帆风顺,也有过三次特殊时刻,好在专家组及时发现,将污染苗头“压”了下去。 王体健透露,青奥会空气质量保障团队提前两天就准确预测,8月16日青奥会开幕式当天污染物扩散条件不好,因此从14日起采取了最严管控措施,最终保障了开幕式的良好空气。 8月20日,王体健通过预报模型发现,空气污染升级有可能出现在22日。“根据模型预测,江苏区域此次污染是大面积的。”专家组会商了预测结果后,启动“加强版”空气保障应急措施,包括南京周边城市工地停工、工业企业停产等。 最惊心动魄的一次污染过程发生在8月25日,当天南京上空风速很小,大气边界层只有300-400米高。同时,周边城市的污染很严重。在这种区域污染条件下,南京的空气从上午11点左右开始进入污染,一直持续了3个小时。“如果不采取应急措施,污染时间根本不止这3个小时。”王体健说,这次区域性污染南京“扛住了”。监测结果显示,当扬州、镇江等城市空气污染物浓度在150微克每立方米以上时,南京只有65-70微克每立方米。 8月份,南京人呼吸的空气“毒性”降低不少 青奥期间,南京人呼吸的空气和平时有多大区别?王体健提供了一组数据:从8月1日起临时管控下主要污染物的削减量来看,PM10削减幅度最大,与7月份相比下降了44%,减少了3764吨,仅工地停工一项,就减少了2123吨。 8月份的PM2.5与7月份相比,减少了1750吨,下降比例达36%。 监测数据显示,通过对电力、建材、化工、交通等行业的管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这些大气中的“化学物质”,分别下降了19.6%、33.6%、29.5%和19.4%。王体健介绍,在空气中转化成PM2.5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各种污染物下降,表示PM2.5的内涵发生变化,和管控前相比,毒性降低了不少。 空气精确预报,比预报天气更难 明天的PM2.5浓度会不会很高?上班路上要不要戴口罩?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前提是需要有空气质量精确预报。王体健坦言,空气质量预报比气象预报更难。 王体健介绍,首先难在污染源的不确定性。专家做数字预报,需要城市整个污染源的量和施工分布数据。仅以机动车污染源为例,城市各大道路上机动车每天的变化非常大,不仅流量在变,车型在变,还有行驶速度、排放都在变,所以污染源很难掌握。其次,气象预报的准确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虽然现在的预报比以前准很多,但王体健认为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三是空气质量预报模式本身的复杂性。 王体健认为,此次青奥会的预报也不是十全十美,过程和趋势虽然都预报了,但在精确预报方面,跟实时观测还是有点差距,他希望经过更精密的科学研究,以后能预报PM2.5的成分。 重污染天气前一天才预警,时间紧张 青奥会的实践也证明,一旦预测到空气污染,提前采取应急措施控制本地污染源,的确会对空气恶化起到缓解作用。 对于污染天,南京市今年2月份也完善出台了《南京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完善后的预警方案,最大的变化是根据空气污染程度,设置蓝、黄、橙、红四个预警级别发布,并依次采取不同的污染减排措施。特别是红色预警的重污染天,不仅企业要限排,机动车也要分单双号限行。 这些预警及响应措施的实施,按规定提前1天启动。对此,王体健表示,“这个时间有点紧张,加上从发布到实施也有个过程。根据青奥会的经验来看,至少提前两天预警并采取措施,效果会更好。”他说,如果提前两天预测到空气污染,这时空气还处于“感冒初期”,立即采取措施,相当于吃点板蓝根,很可能就把感冒压下去了。如果空气已经进入污染状态了,相当于已经重感冒了,此时才采取措施,只能靠挂水,且效果大不如前。 |
相关阅读:
- [ 09-15]青奥会枯死苗木放倒了南京高官?
- [ 09-11]“反季节种树”拷问反规律决策
- [ 09-11]别让青奥会为突击栽树背黑锅
- [ 09-09]“少吸了1750吨”,别成了美好的回忆
- [ 09-09]不能总让百姓盼“申奥”治污
- [ 09-09]“绿色青奥”带来的环保启示
- [ 09-09]青奥会“空气保卫战”有何借鉴意义
- [ 08-15]南京不妨把“反面臆想”当作提醒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