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秩序正处在转折点。”年过九旬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用新书《世界秩序》再次引起国际政治学界对国际秩序变迁的集中关注。日前,英国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智囊、香格里拉论坛高级研究员、前英国皇家三军研究所亚洲安全项目负责人亚历山大·尼尔(Alexander Neill),接受了《环球时报》记者专访,在他看来,关于亚洲秩序的未来,世界需要多听听北京的看法。对于广受关注的中国反腐运动,尼尔表示,中国进行的是“制度化”建设,不会是“一阵风”。
打造“亚盟”需要一个骨干国家
环球时报:有美国学者称亚太经合组织(APEC)可能成为亚太地区的“欧盟”,也就是“亚盟”的前身,从欧洲的角度来观察,您对这样的看法乐观吗?
尼尔:毫无疑问,APEC是亚太最重要经济体协调地区政策的一个重要支柱,APEC的一些成员自然会有推动APEC成为“亚盟”的意图和打算。不过,在亚洲还有一些其他组织,比如东盟等。我觉得,在推动亚洲地区安全机制设计方面,在塑造未来的亚洲秩序上,世界要多听听北京的看法,多了解北京究竟如何想,以及北京在APEC中想发挥多少领导力。
建立一个共同的亚洲社区,或者亚洲联合体,或者“亚盟”,最根本的一个前提是,这些亚洲国家究竟有多少共同之处可以成为发展基础。我们观察到,在亚洲,东盟与其他国家、东盟内部都存在明显的竞争求异关系,而不是寻求亚洲共同体的关系。亚洲地区的大部分国家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我认为,这些国家首先追求共同的经济基础与制度安排,而不是共同的政治安全目标。欧盟的发展过程中,德国发挥了骨干作用。“亚盟”同样需要一个骨干国家,而那个核心的骨干国家必须有坚实的经济能力与基础,像欧盟发展过程中的德国一样,来主导亚洲的经济秩序。
环球时报:作为亚洲安全问题专家,您觉得亚洲国家的决策过程受到什么样的哲学思想影响?
尼尔:亚洲国家的发展历史悠久,受到不同文明的综合影响。就当前的局势来看,这些国家中一部分受到从美国“出口”到亚洲的“美式民主思想哲学”影响,一些依然没有摆脱“后殖民主义思想哲学”的影响,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根据自身的历史文明,探寻与发展新的思想。回顾历史,尽管中国在清朝时期一度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但清朝之前的中国,尤其在唐朝和宋朝,中国的思想哲学是开放的,对外政策也是开放的。中国走出去的华侨就在对外交往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华侨走出去的动力本质上是出于“贸易与商业”的思想哲学影响。
环球时报:您对中国最近的对外政策思想有何观察与研究?
尼尔: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提到中国的和合文化。他在中央党校的演讲也阐述了他在对外交往政策方面的看法。不久前,他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亚洲新安全观,并且强调中国永不扩张和争霸。在更远的层面,我观察到,习近平为中国设立了一个远大目标“中国梦”,激励中国人继续朝前走。
中国反腐不是“一阵风的事”
环球时报:中国正在进行的反腐运动引起很多议论,您如何评价?
尼尔:国际社会普遍对中国正在进行的反腐败的广度与深度感到“惊奇”。此前国际上流行一种看法,认为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执政后所领导的反腐败运动只是“一阵风”,刮一两年就“停”了,也有观察家怀疑中国是否会“把反腐败的路继续走下去”。我认为,中国领导人的态度是坚决的,习近平主席近期也在最高层面显示了深入反腐的决心和意志。这些连续的举措意味着反腐败在未来的中国不会是“一阵风的事”,而是会嵌入到中国政治制度中,成为一种制度化的事情。
往前看,随着中国反腐败的深入,中国面临的挑战将是如何保持现有的节奏,把反腐推进到更深、更远的领域。对周永康的立案审查是有历史意义的,意味着很可能还会有其他前政治局领导人被“立案”。一旦有新的“老虎”被打下,国际社会也不会感到“特别意外”。
环球时报:据您所知,中国贪官如何逃到伦敦,英国欢迎他们吗?
尼尔:伦敦不欢迎任何国家腐败官员的资金进入。英国政府有相关的机构会对涉嫌的可疑资金进行监控,英国政府不需要那些“有问题的资金”。
ISIS未来会发动更多袭击
环球时报:最近的国际热点问题中,极端组织“伊拉克和沙姆伊斯兰国”(ISIS)声势很大,您觉得美国的空中军事打击政策有效吗?
尼尔:效果并不明显,预计美国会用空中打击和当地安全部队力量相互协调的策略加强打击力度。整体而言,中东地区的反恐形势在变得更加严峻,尤其在伊拉克境内。目前,ISIS占领了叙利亚北部地区和伊拉克部分地区,从现在到年底,伊拉克境内会发生更多恐怖袭击与流血冲突。
有报道显示,中国新疆地区的一些恐怖分子去了叙利亚,为ISIS而战。无论报道真实度如何,那些从新疆走出去的恐怖分子在叙利亚和伊拉克进行相关技术训练后,一旦重返中国,不仅会给新疆带来安全威胁,也会给新疆以外的地区带来威胁。
环球时报:对于乌克兰局势,欧盟会有什么新举措?北约会诉诸武力吗?
尼尔:欧盟方面会保持对乌克兰的外交政策连续性,会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但仅通过制裁的方式是不够的。北约方面也在协调相关政策,增加对俄军事压力,不过,近期内直接动用军事力量介入乌克兰内部局势的可能性很小。除了欧盟,联合国也是一个解决乌克兰危机的重要机制。但欧盟、美国与其他国家在处理乌克兰危机方面存在明显的政治分歧,差异很大,所以,通过联合国来采取国际合作行动的方式也并不明朗。
环球时报:在亚洲,日本安倍政府推动解禁集体自卫权引发一些担忧,您对此怎么看?
尼尔:此事引起国际广泛关注。也许中国方面未必同意,日本解禁自卫权并不意味着日本军事正常化,也不意味着日本国防正常化。日本要使用军事武力,还有许多约束条件和限制。
一个被忽视但更有意思的方面是,日本海外市场军售大幅增加问题,特别是日本未来将如何在亚太地区进一步推销其军事武器的安排与策略。往前看,我认为日本不太可能对其盟友再来一次“珍珠港偷袭”,因为其军事实力与能力不足以支撑其进行那样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