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官方三令五申刹中秋歪风 节日反腐渐有“套路”

2014-09-05 07:01:33 阚枫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中秋策划:“逢节必令”下的中秋反腐

编者按:

又迎一年中秋佳节。节前,从中央到地方,狠刹公款送礼、严打节日腐败的一道道禁令密集出台。中共十八大以来,中纪委以持续的节日反腐,重击官场每逢佳节集中上演的腐败歪风。

禁令之下的中秋节,“天价月饼”鲜见踪影,高端礼品餐饮市场应声遇冷。然而,严令之下,不断翻新的送礼方式,更加隐蔽的贪腐行为,也拷问着禁令反腐的“治本”效果。

在中共持续升级的反腐风暴中,节日反腐有哪些鲜明特征?“逢节必令”能否根除官场积弊?党风政风何以带动民风社风?

针对上述话题,今日起,中新网推出“中秋反腐”主题策划,梳理分析中共十八大以来“逢节必令”背后的反腐思路。

中新网北京9月5日电 题:官方三令五申刹中秋歪风节日反腐渐有“套路”

记者 阚枫

4日,中纪委高层再度就中秋、国庆“两节”反腐做出部署。近期,从中央到地方,三令五申、细致入微的中秋反腐措施密集发布。从发布节日禁令,到搭建举报平台;从点名通报案例,到严格执纪监督,中纪委的节日反腐渐渐显现出“组合拳”特征。

中秋前各地三令五申 “逢节必令”成反腐惯例

距离中秋节还有4天,9月4日,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黄树贤做客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在线访谈节目。

他提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中秋国庆“两节”期间,要紧紧盯住用公款送月饼送节礼,用公款大吃大喝、安排私人宴请,突击花钱和滥发奖金、实物等容易发生的问题。

中新网记者注意到,这已是近期中纪委针对“公款送月饼节礼”第三次作出部署。

在此之前,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8月7日推出“每月e题”,邀请网友揭露公款送月饼节礼等“四风”。此后8月10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就此问题开设举报窗,同时每周通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

其实,早在7月24日,盛夏时节,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就印发通知,要求国家机关中秋、国庆节假日严禁送礼、宴请、旅游、发放财物。此后,各地各部门纷纷发出“四风”禁令,目前,中纪委监察部网站上,已可以看到数十个中央部委和地方纪委针对今年中秋、国庆发出的禁令。

官方在中秋集中部署反腐,今年并不是先例。去年中秋国庆前夕,包括中办、国办、中纪委等在内,官方就曾数度作出部署,要求坚决刹住公款送月饼节礼、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费等等不正之风。

事实上,十八大以来,“逢节必令”已成中国官方的惯例。2012年12月,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不久,中央纪委监察部就针对2013年元旦、春节发出通知,要求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廉洁自律。这份通知中,中纪委用了9个“严禁”。这也是十八大后,中央出台的第一个节日禁令。

此后,每逢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节庆,中国官方或发出通知,或部署检查,一道道节日禁令直指公款送节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