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在2014年中国资产管理年会上,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副主任李志磊发表题为《银行业资产管理的发展与未来》的演讲,提出了未来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和努力的方向,警示行业关注跨行业交叉性风险有所上升、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等四大风险。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李志磊提出了未来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和努力的方向,一是将保护投资人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二是进一步提升产品创设、投资研究和风险管理能力,三是培育客户长期投资理念,培养壮大机构投资者。
李志磊认为,早在2008年,美国的金融产品在金融业资产中的占比已经超过了70%,而目前在我国,这一比例不到10%,这说明未来我国的市场有巨大发展空间。
在他看来,随着居民财富的快速积累,保值增值需求愈加迫切,银行存款利息已不能满足投资者的理财需求,资产管理的渠道逐渐多样化,存款“脱媒”效应开始逐渐显现。
截止到今年6月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存续理财产品51477款,理财资金余额12.57万亿元。银行理财业务已成为国内资产管理行业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是国内大部分居民财产保值增值的主要渠道之一。
从收益上看,2013年度银行理财产品共为客户创造收益超过4500亿元,年化加权平均收益率达到4.13%,切实提高了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是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财富积累效应。199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510元,2013年为26955元,增长16.85倍。
不过目前国内资产管理行业处于发展初期,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需引起重视和关注。
李志磊认为应关注四大风险:一是目前业务仍是以产品为中心,由此带来各种服务不当的问题。包括未按照风险适当型原则,对客户进行分类分层管理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以致未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客户;信息披露不充分;误导销售现象依然存在,片面强调产品可能带来的高收益。
二是跨行业交叉性风险有所上升。多方合作的交叉性金融产品在市场上也越来越多。由此带来产品结构过于复杂、合同约定责任不清、变相监管套利、跨行业和市场的风险传递等各类问题及风险点。三是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资产管理理念单一。各类机构在量身定制的个性化产品设计能力上仍有缺陷,产品同质化趋势明显,多样化不足,部分银行简单抄袭。
四是产品仍以短期现金管理为主,资产管理属性不强,客户缺乏长期投资意识。一方面原因在于国内普通投资者的投资习惯及理念,但另外一方面也与国内资产管理员业务定位不够清晰、理财产品的资产管理属性不强有较大关系。
李志磊表示,中国目前正在构建走向统一的大资产管理的市场,各类机构应该把握难得的机遇,通过合理创新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编辑 王芳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