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路潮”重创银企关系 企业主破产不还债银行无奈
2014-08-25 07:08:16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
分享到:
|
银企“互不信任”危及实体经济 记者调研发现,当前,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信用体系受到破坏后,已经对金融市场各方、企业信心、实体经济等多方面带来不利影响,亟待引起重视。 在不良贷款持续攀升、资金链担保链风险持续影响下,浙江原有良好的市场信用体系遭到较大破坏,不仅银行与企业之间互不信任,银行之间、企业之间也互不信任。温州市政府今年4月专门下发文件,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同进共退”行动,目的就在于协调不同银行采取一致步调;绍兴诸暨市实施逃废债“黑名单”制度,通过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体定期向社会公布当事人姓名、住址、未偿债金额等信息,并限制他们的高档消费和出行,也在当地产生了强烈反响。不少企业主感叹,过去“一个电话借几百万”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现在借几万都难了。 此外,受各种逃废债、抽压贷等负面影响,企业融资成本、市场交易成本居高不下,令各级政府出台的扶持企业政策难以产生实际效果。 企业家信心明显不足。不少企业反映,相比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企业困难“来得快去得也快”的局面,当前企业面临的则是“温水煮青蛙”式的煎熬。处于持续“紧”环境中,一些企业想转型升级,但没有好的方向或技术、资金支撑,面临“不敢转、不会转”的困境;一些企业不投资不扩产,处于蛰伏观望状态。 不良资产清收遭遇法律困境 “信心重于黄金”如今已成市场共识。一些地方政府、企业主和银行表示,当前浙江银企各方关系成为下一步发展的症结,关键就在于缺乏有效、快速处置出险企业不良资产的良好手段,亟待多措并举攻克难点,进而加强市场预期管理,约束企业不良行为,让银行和资质好的企业逐步恢复信心,最终促进金融市场稳步健康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输血、造血功能。 从现实来看,出险企业不良资产清收转化仍存在法律层面和操作层面的重重困难。如一些刑事、民事交叉类案件在程序上因需适用“先刑后民”原则,且涉及法院、公安(经侦)、政府(处置小组)等多个部门,一方面不良资产清理清收和风险化解内外部压力大,一方面司法进度缓慢,且加之借贷类案件数量庞大等因素,导致不良贷款处置周期漫长,也给了企业恶意逃废债、转移资产的时间和空间。 温州银监分局建议,在当前形势下,政府和监管部门必须要进行必要干预,尤其针对帮扶后的企业存在恶意逃废债、转移资产等违法行为,需要政府加强事后监督管理,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此外,一些银行负责人建议,受困于司法处置流程较慢,银行希望通过转让、以物抵债等手段加快处置进程,但面临的税收等压力较大,希望有关部门给予必要的税收政策等配套支持。 从企业角度来说,当前银企关系紧张,直接导致市场呈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一些自身条件较好的企业也受困于互保链、资产缩水等影响而面临危机。当地一些企业家建议,政府可通过建立转贷资金池、重新评估厂房土地价值等方式。(记者黄深钢) |
相关阅读:
- [ 08-25]部分企业应付粉尘爆炸防范检查 人一走就关排气扇
- [ 08-24]李克强:不断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经济发展动能
- [ 08-24]福建第一支企业救援队赴鲁甸震区 人人带伤归来
- [ 08-24]厦实行"负面清单"模式 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提速增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