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当事人回忆“小平您好”标语亮相:藏在白大褂中

2014-08-23 08:35:22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那些年,记录中国人的情感春秋。1984年,中国进入了全面改革的第一年。此时,改革开放,已行至第六个年头。我国的GDP,也已经从1978年的3600亿人民币,增长到了1983年的5900亿。这一年,恰逢建国35周年。1983年11月,在邓小平的亲自部署下,中共中央书记处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布置35周年国庆的庆祝和阅兵筹备工作。

主持人:84年10月1号,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向全世界直播了国庆阅兵。这一次,受阅部队共一万多人,各种作战飞机117架,导弹189枚,坦克装甲车205辆,火炮126门,火箭布雷车18辆,轻武器6429支,汽车2216辆。很多人至今都还认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震撼人心的一次国庆阅兵。

主持人:在向天安门行进的队伍中,北京大学的学生们打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横幅--"小平您好"!这个画面,也成为1984年国庆阅兵的一个经典镜头。今天,做客我们直播间的,《化石杂志》主编、北京市西城区科协副主席郭建葳。郭老师是北京大学81级生物系的学生,也是当年横幅的制作者之一。

主持人:那我们今天算是把历史瞬间的创造者、参与者请到了我们的节目当中。那时隔30年之后,我们在今天的节目开场放了一段国庆阅兵简洁的一分多钟的小片花,我们的听众都说振奋人心听起来,但是您现在三十年了,84年您当时是在现场,再次听到这个当时国庆阅兵这样的盛况,您现在是一个什么心情?

郭建葳:好像又回到当时,热血沸腾吧。

主持人:您当时是大三结束。

郭建葳:我们是这样,到十一阅兵那一天我们已经到大四了,已经上了一个多月大四的课了,从训练的时候是从大三的时候就开始了。

主持人:准备时间很长。

郭建葳:对,因为当时这次阅兵是因为文革期间我们中断了很长时间,因为我们建国以后好像每逢五十这种大的国庆都要阅兵,只有文革以后不就中断了嘛。

主持人:而且当时好像咱们曾经经济也特别紧张,这个阅兵的时候花费不小啊。

郭建葳:我想主要还是因为文革,文革确实是十年动乱,对这个方方面面都有影响,所以到84年这次阅兵,等于是时隔很多很多年以后又重新第一次等于是,然后所以就方方面面做的工作就做的特别充分。

主持人:而且84年确实也发生了很多大事,刚才我们也讲了,改革开放的第六个年头了,也是在向各方展示我们改革开放成果的这样一个时候。那当时您是北大在训练的时候是在大三的学生。

郭建葳:对。

主持人:什么样的学生能够被挑选进入到当时天安门游行的方阵当中?

郭建葳:我印象里好像我们这个年级的同学,没出过什么严重的犯罪事件,都可以都有资格。

主持人:这个方阵大概有多少人?

郭建葳:方阵有多少人我现在记不太清楚了,好像100乘100,也许我记得不太清楚,毕竟离开那么多年了,而我们的方阵后来又乱了,所以就忘了具体的人数了。

主持人:当时是怎么样一个挑选过程呢?也不可能把全年级的同学都拉去。

郭建葳:我们几乎就是全年级的,不光是我们生物系,我们整个北大81级的同学,其他的系,包括文科、理科的几乎我们全上阵了。

主持人:就是其他什么80,然后往下数82、83只挑中了大三的学生。

郭建葳:80到那个时候都毕业了,都离校了,不可能再回来了。

主持人:考虑到这个,而且可能大一、大二的新生有点稚嫩,选择了你们这个整个大三的学生,那你们是训练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训练的?

郭建葳:说实在我也记不太清楚了,但是可能从还没放假,就是5月份还是6月份,反正就是很早很早,反正就是在大三的时候就开始训练,我们还承担两个任务,既有上午那个阅兵之后的国庆游行,还有那天晚上的一个集体舞,就是大联欢,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吧,我记得联欢很有意思,我们当时组织者给我们编了十几套集体舞都是选自中国各个少数民族,有代表性的,有旋子、拍手舞、锅庄这些编的集体舞,我们还练那个。

主持人:那么老师没担心啊?上午游行方阵都给走乱了。

郭建葳:开始哪想到会走乱啊,开始想到都跟解放军一样齐刷刷的。

主持人:那当时你们每天训练的时候一般花多长时间?都练些什么?具体的,比如说方阵的时候。

郭建葳:方阵那个练主要是练队列,这个就跟现在军训一样,站姿,我们走正常的步,但是要走整齐,要求就是这样的要跟军队一样,要整齐的步伐,然后就是横平竖直,所以练得也很苦,正好大夏天的时候差不多每个人都脱了两三层皮那种感觉。在学校里练最基本的练到一定程度有几次合练,我印象很深的一次合练是到某机场,应该是一个什么地方机场,基本上参加游行的学生队伍那一天好像都集中在那了,学生队伍还不光我们北大,我们北大因为可能人多,自己有独立的方阵,后面还有两三个其他大学的同学组成的方阵。

主持人:就是联合方阵。

郭建葳:可能是,大学有好几个方阵,我们北大好像是一个独立的,后面的还有几个。

主持人:当时比如训练的时候老师有没有给你们做一些要求,不许怎么样,比如说必须穿什么,不许戴什么。

郭建葳:那肯定的,本来这个都设计得好好的,我们的衣服最开始好像给我们统一做了一身,肯定不是真丝的丝绸,但是就是那种绸子的感觉,细细簌簌的那种,但是挺凉快的一种衣服,但是特别难看,上下全是蓝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给我们,也许是为了整体的方队,因为当时通过天安门广场一个队一个队的,他可能为了整体美吧,就把我们这个队设计的是一身蓝,还是天蓝,比那个再稍微深一点,反正我感觉很不好,同学们感觉也都不好。所以我估计到最后一次合练,因为我们是穿了一身衣服练了一把,可能组织者也觉得不合适,后来才允许我们穿,只要是正装随便穿,所以我们后来学生方队的衣服就不统一了,就是因为那个合练才取消了统一服装,也正是因为这个才给我们,后来把那个标语带进去创造了条件。

主持人:但是那个时候时间挺紧,我觉得可能校方想给你们统一服装也来不及了,我们接下来马上进入广告时间,也欢迎大家继续锁定我们的节目。

主持人:郭老师对当年已经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很多细节都已经历历在目。说到你们的方阵怎么样的训练,包括穿什么样的服装。当时有没有什么口号、标语,包括经过天安门城楼的时候有一个什么样的规定动作吗?

郭建葳:都有,但是就像你刚才说我虽然很多细节历历在目,那是因为我记住了某些细节,也有一些记不住的,比如喊什么标语我还真忘了。但是有一个细节我还真记得,就是让我们挥舞花束,这个花束就是也是让我们自己做,当时给我们提前发了一批扎花那个皱纸,然后指导教我们怎么做,让我们自己做,然后第二天自己带进去,到了天安门广场就统一甩动那个花束,然后喊口号,喊什么口号我真想不起来了,也没喊。

主持人:因为你们在天安门城楼这个附近拿出了你们精心制作的横幅,当时怎么想到要制作一条横幅啊?

郭建葳:这个就要说到我们一个同学,这人叫(常生),他比我们大一岁,他本来是80的同学,因为身体不好,休了一年学,最后就落到我们班了也是我们北大生物系的,80级也是生物系,后来在我们班,他因为比我们大一岁,就显得比我们都成熟,懂得也多,又是北京孩子从小就见多识广。然后他特别有意思,他特别专注马列,自己读全套的资本论,反正就是挺令我们佩服的这么一个人,所以我跟他关系也是特别好。就是因为他一直就是挺有深度这么一个人,所以那天临第二天就要上战场了,就要上天安门了,他好晚才回来,他从家里回来到我们宿舍,他是北京的,他回来以后就看我们在那扎那个花,他就不屑一顾,说这没意思,咱们应该弄点让世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然后我写几个大字吧,因为他原来写书法,我要让全世界人民都看到我的书法作品。

主持人:为了让自己青史留名。

郭建葳:这倒体现当时大学生这种个性张扬,尤其北大的学生嘛。然后我们大家一听,这个主意好,我们大家就支持他,那就写吧,就找笔墨纸砚,当时因为很仓促,他自己平时练大字的纸笔没在,后来墨倒还在,后来纸怎么办呢?后来就写到我们扎花那个纸上了,那个纸就是…

主持人:那你扎花纸什么颜色啊?可以写吗?

郭建葳:我印象里就是蓝色,跟我们一开始准备的衣服颜色是一样的。

主持人:就相当于皱纹纸了,现在可能小朋友不太了解了,皱纹纸。

郭建葳:然后好像是绑着块麻布绑个什么木把上,写得也挺失水准的,并不是他原来练得那么好,但是写什么的时候大家确实伤了一番脑筋,大家讨论来讨论去。

主持人:有几个方案。

郭建葳:有七八个方案,写什么的都有。但是最后大家还是觉得应该写一点,就是说跟领导人有某种交流的东西,因为过去那时候实际虽然改革开放的时候已经六年了,但是毕竟从文革走出来时间还不长,人们这个思想应该说几十年的禁锢,还是根深蒂固的影响,所以甚至有的人会提出写一些传统式的那种口号,但是后来还是大家说咱们得突破,写点别人不敢说,不敢写的东西,后来想来想去我们集思群意写了六个字,小平同志您好。最早还有有人说写邓小平您好。后来觉得那个太不亲切了,就把邓先给去掉了,就小平同志您好,就写了六个字。写了六个字的纸准备做成横幅,做横幅怎么办呢?就东找西找,找哪个同学的床单干净,那时候没别的材料,然后就找了那么一个谁的我也忘了,找了一个同学的床单就给裁吧裁吧。

主持人:那人家舍得吗?

郭建葳:反正他也贡献出来了,至于当时内心他怎么想的我们也不得而知。然后就把这几个字用钉书机,钉的时候才发现床单太短,六个字放不下,放不下根据那个尺寸顶多放四个字,那这就犯难了,取消哪两个字,小平不能取消,你好也不能取消,想来想去只能取消同志,那但是当时小平你好四个字提出来的时候确实大家都沉默了,沉默了相当长的那么一段时间,有几十秒吧我想,因为这毕竟在当时,今天听起来好像不怎么地,这太正常了,甚至我们现在习大大,当时称胡哥这种称呼网络语言多得是,但是当年确实不能拿今天的坐标系去衡量那个时代,毕竟受文革,受以及文革前,就是我们一直对领导人某种神话的那种影响,所以从万岁的时代一下跳到这样的一种状况确实很难。

主持人:连同志的称呼都没有了。

郭建葳:所以说最后大家想干脆想做咱就做到底吧,有什么呀?咱又不是恶意的。咱无非是想向邓小平同志问声好,那就把同志两个字也去掉算了,这么的才最终出台了这么一个标语,就四个字的小平您好。

主持人:这忙活完,忙活到几点了?

郭建葳:反正差不多到十点,十一点左右了,然后横幅做好了以后弄了两个墩布把还是什么东西做那个杆子举起来,三根撑着呢,然后卷起来了,卷起来之后怎么带呢?这就犯难了,因为虽然那时候不用穿统一服装了,但是还是有严格的纪律,不许带任何非经允许的物品进游行队伍。

主持人:就是说你要带什么东西必须向老师去汇报。

郭建葳:那个时候老师们没有想到我们这么大胆,他们想已经规定了你们就不会带,所以也没检查,然后我和另一个同学也是我们宿舍的,我和(常生)还有那个同学,我们一个宿舍六个人,另一个同学叫(曾周)我们两个因为那一段时间我们是一个专业的,我们老在一起做实验什么的,我们说那咱俩穿上实验室那个大褂。

主持人:你们不是要求穿正装吗?

郭建葳:我们那也不是奇装异服呀,我们让人一看体现我们生物系的特点嘛,就像在实验里解剖耗子、老鼠之类的,所以就穿着实验室的白大褂我们俩穿着,然后就把那个标语卷好了以后夹在腋窝下,这样的话底子虽然漏一点点杆来,但是远看看不出来,为什么两个人呢?就是说我们两个人得换着,因为一个人从学校一直要这么卷到天安门广场得累到半边都麻痹了,我们就是比如说我先带到车上,车上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换给他,他再带下去,因为我们在正式进入天安门广场游行之前还要在天安门,就是长安街那个副街上,好像是就是从东环城根那边进天安门,还要在那待命很长时间,还要从那一直走到长安街,实际很辛苦的,所以我们俩就用这种方式,然后周围是4、5个1米8几的大个掩护我们,我和(曾周)个矮,正好他们把我们一围,就这么相当顺利就进去了,混进去了。

主持人:这次事件的密谋者从头到尾不超过多少人?

郭建葳:应该说始作俑者应该还是(常生),他要不想到秀一下书法,别出心裁。

主持人:你看你们晚上各个宿舍借东西,我相信很多同学都应该知道这个消息了吧?

郭建葳:它是这样,一开始因为(常生)回来的时候也就八点来钟,差不多那个时间。那个时候北大的学生都特别的用工,即使第二天要游行了,那天一半以上的同学都不在宿舍,都在自习教室上自习了,所以开始的就我们3、5个人,我能记得清楚的,要落了谁,哪位同学别说我把你忘了,反正我记得有(峦小风、王欣立)还有一两个我不清楚了。

主持人:(张志)?

郭建葳:他后来也都参与了。完了我们就后来是写字,原来我都记不清了,后来我们分析了那个,有一张照片去那个(峦小风)的宿舍里写的字,然后把这些东西做完了,做完了以后把第二天怎么带进去的方案也商量好了我们就回我们的宿舍睡觉去了,后来他们有同学也回来,也知道这个事了,据说他们也兴奋得好长时间没睡觉。

主持人:所以我在想你们还能回去睡得着觉,这么大个事,这一夜不得激动的难眠啊。第二天早晨几点集合?

郭建葳:天没亮,几点我也记不得了。

主持人:天没亮以夏季来看差不多是四点多。

郭建葳:那时候不是夏季了,秋季了,十一嘛。

主持人:那也应该是5点钟。

郭建葳:应该是。然后因为从北大到我们集合那个东环城根还有很长的距离,然后那个公交车都征用把我们这些学生带到那,带到那下来,然后来列队然后怎么进入那个预备的场所,然后怎么一点点往长安街运动,反正最后这样一步步到了天安门,这才开始正式的游行,然后这段时间就是我和(曾周)俩人换着,一直夹着那个。

主持人:就是你们在保镖的环围之下,轮流在保护好你们当时抗起的作品。我们微博上有位朋友"礁石浪花"他说我的同学(赵宝晨)也是这个活动的组织者之一,他回忆说当时情景的时候激动不已,溢于言表,他说每个当时中国人都切身感受到改革开放的程度,青年学子更是直接的受益者,小平您好这句话缩短了国家领导人和人民之间的距离,使人民感觉十分温暖,给中国大地带来一股新鲜的空气,难忘定格,苍穹永恒。

郭建葳:太诗意了,也许他是哲学系的吧,所以想得太多了,我们当时没想那么多。

主持人:这个可能是已经是几十年以后,在回忆起这一幕自己参与到事件当中的话,可能对它的一个定义和评价。那你们当时也是在天安门广场上等候了几个小时之后,方阵开始往前行进了,应该是阅兵已经结束了是吧?

郭建葳:是的。

主持人:然后大学生的方阵开始往天安门城楼正中心再走,我估计那时候心跳已经加快。

郭建葳:对呀,那个时候,但是现在想想好象也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因为都到这了,也觉得应该不会再出什么问题了,在这之前我们还出了一个小问题,就(常生)本人…

主持人:等一下我们马上要进入广告了,给大家也留个悬念。究竟出了什么样的小问题,我们广告之后再跟大家分享。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那些年》接下来是广告时间,也欢迎您继续锁定我们的节目。

主持人:今天作客我们直播间的嘉宾也是当年横幅的制作者之一,,《化石杂志》主编、北京市西城区科协副主席郭建葳老师,广告之前给大家卖了一个关子,说就快要经过天安门城楼的时候,出了一个小插曲。

郭建葳:实际上还没到长安街,就快到的时候,我印象里好像是(常生)和他女朋友俩人,他们带着照相机进去的,然后就照那个军车去了,结果那就被人家执勤的发现了,当时就把胶卷拽出来了,白照了,然后就是这么,检查还是挺紧的。

主持人:当时你们一身冷汗,怕把你们这个方阵重新检查一番,好在只是把您的这位同学胶卷给拉出来了。

郭建葳:对,反正就是真的到了长安街上就觉得放下心来了,然后我们快到天安门广场的时候我们就把它偷偷拿出来就交给一直掩护我们的大个,他们个高举得高,更容易让人看见。

主持人:而且他们是站在队伍的最外侧。

郭建葳:他们是蹭过去的,冲过去的,原来不敢站在最外侧,我和(曾周)在最中间的,最隐蔽的角落里,不显山不显水的地方,然后最后要经过天安门了,决定在打之前给了那几个大个同学,包括(常生)。

主持人:有暗号吗?

郭建葳:还有(李雨、余红石)几个人,他们就拿着赶紧冲到队伍最边上打开,所以后来我记得我们看过后来那个人民日报的还是新华社一个记者拍的当时那个,到那个时候他们几个人已经在很边上了,就看得很清楚了。

主持人:所以这个横幅一下就特别的鲜艳,四个字,小平您好。你们当时有没有注意到当时在观礼台上,能看到小平吗?

郭建葳:我当时心里说实在的有点害怕,咱确实个矮看不见,到处都是旗帜飘扬什么的,但是我听我们班一个女同学,她本来站得就比较靠边,她回来跟我们说,说小平当时看见这个标语他乐了,所以这个给我们吃了个定心丸,放心了,觉得这事不会被误解为坏事了,但是还是另一个消息传来了,(常生)那个女朋友他的弟弟当时在北京上中学的,他是作为群众在西单的路口,就是正在那观摩呢,听两个警察说北大这帮小子太胆大了,回去收拾他们去。

主持人:吓坏了。

郭建葳:然后他打电话给他姐,他姐姐跑我们宿舍告诉我们了,所以我们那是第二天,就是2号一早听见这个消息我就赶紧跑了,跑了也不敢跑远,就跑我舅舅家躲两天,看看风声再说。

主持人:不过后来看小平您好在很多的影视资料里面非常短,可能不超过十秒钟,那会儿为什么举起来只有那么短的时间?

郭建葳:因为这个队伍还在往前走,它一旦过了以后,北大的队伍不是乱了嘛,一乱了以后后来那个指挥反正就赶紧往前走,然后大家后来就蜂拥过去的,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同学也没保留这个横幅就给随意扔掉了,然后一踩踏就成碎片了,然后这个队伍就过去了。

主持人:当时看这个照片看,你们已经乱成一团了。

郭建葳:对呀。

主持人:完全没有阵型可言。

主持人:你们是第一个让游行的方队变了队形的。

郭建葳:我们是第一个,我们可能也是最后一个。

主持人:除了你们打出这样一个横幅标语,还有吗?

郭建葳:你想那个时候大学生都是个性张扬的群体,我知道我们同样在北大生物系的另一个班,生化班,他们准备了一面国旗进去,然后到天安门广场之前几个男生把一个女生扛起来,然后女生在上面挥舞五星红旗,然后我听说那个我没眼见,因为在我们后边,另一个方阵那边有北医的,北京医科大学现在也是北大了,当时还是独立的大学,他们打了一个也挺有意思的,只生一个娃,为了相应可能那个时候提出的计划生育政策吧,体现他们的职业特色。

主持人:这个结束以后,您刚才一开始就讲了其实你们这个活动到了晚上才要结束,晚上还要去广场接着跳集体舞,这中间有一个漫长的时间,比如说你们打完横幅以后,队伍也乱了,这老师学校当时一个什么样的反映?

郭建葳:我们不知道,因为没有时间反映,那个时候可能资讯也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打个手机就知道了,那个时候什么都没有了。我们过了天安门以后,一直往西走,到了我们该集合的集合点就坐在公交车就把我们给送回北大了,送回北大以后大家就休息到下午四五点钟又出发再回到天安门广场,因为晚上好像是7点钟开始,就是天刚刚暗下来,就开始群众大联欢,然后就是跳了大半夜的集体舞,然后到了深夜12点以后又回去,回去以后也累得差不多了就睡觉了,睡完觉一觉起来,结果我们那个女同学就跑到我们这报警来了,我就跑了。

主持人:回家待了几天呀。

郭建葳:待了两三天,是我舅舅家,还没回我老家,老家离的太远了。

主持人:您是山西人?跑到舅舅家呆了两天,当时家里人知道这事吗?

郭建葳:山西大同人,我没跟他们说这事,他们只知道我参加了游行和联欢活动,就当是我干完这些事累了,因为我平时到我舅舅家经常去,所以没觉得什么,结果过了两三天吧,突然一个邻居拿着报纸进来了,因为那时我们都住那种大杂院,进来就说北大学生打标语了,小平您好,现在那个什么全社会都讨论这事呢,而且我就赶快把那个报纸拿过来一看,全是正面宣传,这一下子我的心里一块石头落到地了,就赶紧回北大了,回北大以后才听说,第二天,就是我们跑了以后那个,并不是所有人都跑了,后来那个上边就来人了,好像是通过北大的团委就找到了我们同学,当时我们有些同学还在,像(峦小风、顾庆彬)他们可能接受了一下采访,采访了以后很可能他们当时说的就是我们表达的是一种对改革开放什么这种正面宣传的这些东西吧,所以就一下子就是很好,就把这个事变成了一个非常正面的东西。

主持人:初衷本来也是这样。

郭建葳:本来我们也没有说要做什么不好的事情,初衷也是要做一些既体现大学生的性格,有创新,尤其是北大的学生,总觉得敢为天下先,我们就要做一点别人想不到的,不敢做的事情,然后这个事情本身我们又觉得是一个正面的,按现在的话是正能量的东西,没什么不可以,所以就这么做了,然后就又被定性为好事了,那么我们也就变成了这一段历史的参与者。

主持人:创造者。这个瞬间的创造者。之后大家都知道了,反正派出所也不会来找你们事了,这是一个好事,大家有没有去庆祝?

郭建葳:至少我没有吧,过去以后这事也过去了,但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确实就像刚才你说的那个,我们哪个哪个同学后来评价那样,确实我们后来才知道这个事情在社会上引起那么大的反响,我想也正是因为当时那种社会背景,因为大家都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几年来中国的变化,也期待着这种变化向着更好的发展,尤其是一些已经在这个改革开放的这种大潮里摸爬滚打的一些人,他们就更有这种感同身受的体会,所以很快有一个下海的知识分子,这个人原来是一个国家那种机构的工程师,后来就借着改革开放他就下海了,自己在北京承包了一个叫濒临倒闭的酱油厂,改造为一个做赖氨酸的企业,它叫中国味精公司,赖氨酸当时因为我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当时的背景,说日本人自从二战以后,他们深感自己原来被人叫小日本的耻辱,要急于提高整体人民的身高,他们就把食品里头添加了赖氨酸,赖氨酸是一种氨基酸,无任何公害,促进人的骨骼发育让人长高,所以我还记得那个人姓冯,冯总他就在国内开发了赖氨酸,他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很快就到北大来找我们,要跟我们联欢,他说我们表达了他的心声,也就表达了以他为代表的那一层人的心声,就是说这个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活力,带来了希望,也给他们这些人带来了用武之地,所以他们特别兴奋,后来就跟这个公司建立了很密切的关系,后来我们一个同学还没毕业就到他公司实习了半年,在这之前当然了,他拍着胸脯说,你们所有的人我都欢迎到我公司来工作,如果别的地方找不到工作全到我公司来,我们一定给你最好的待遇什么什么的。

主持人:确实改革开放给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在之前还在讲,我们第一期节目那位77年考上大学的这位复旦大学的王兆军老师他也讲,他那个时候挣工分,一天才一毛钱。

郭建葳:一毛钱算多的,他可能在比较好的农村。

主持人:他当时身强力壮啊。但是问题是一年他拿不到钱,相当于一毛钱,他是换成粮食,那时候粮食也经常不够吃家里边,还得去办一点副业,但是你看在84年的时候,像河南,第一次丰收到当时的粮仓,粮食已经装不下了,所以说这个温饱开始慢慢的要开始解决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那说到你们做的这样一件事情,那位冯总认为是体现出了他的这样一个心声,那之后你们就这件事情接受过多少次采访?有计算过吗?

郭建葳:我只能说是N次了,记不住多少次了,但是我一开始没怎么,我这个人不太喜欢被采访什么的,觉得这个事过去也就过去了吧,所以一直也没有,直到二十一世纪以后,二十一世纪以后有一次是小平上个十年的周年纪念,那个时候才(张志)刚才咱们也提到了,还有我们的班主任叫(李保平)老师,当年我们的班主任来给我打电话,说有一个采访,说既然是亲历者,一块来,我才第一次接受采访,然后从那以后就是越来越多,在这之前没有。

主持人:我们微博上还有朋友说,朱军还说他在现场出这个单簧管呢。

郭建葳:有可能,他因为原来是军乐队的,后来他才改行当的主持人,我跟他还有一小段交往,就好像是十年前那次庆祝活动,他把我和(张志)给调出来参与了他们新年艺术团的演出,到小平的家乡。

主持人:也是因为这件事的一个契机。

郭建葳:对,跟这件事也是有关系。

主持人:现在已经30年了,那您刚才一直在讲30年前北大的学子个性张扬,是一个思想特别活跃的这样一批大学生,跟我们来讲讲,您是77年恢复高考以后81年入校,应该算是赶上了好时候了?

郭建葳:对,从这一点上我们真心的,现在回过来头来我们要感谢改革开放,这是毫无疑问的。

主持人:那个时候大学是一个什么样的学习气氛?

郭建葳:我们特别自由,特别开放,我就觉得那时候大学生活简直是天堂一样的生活,当然吃的没现在的学生那么好,但是真的是特别自由,然后各种活动也多,但是我那时候傻乎乎的我上大学比较小嘛,我记得我入学18岁的生日还没过,然后又是刚入学,学习当然很紧张了尤其是我们生物系的,大量的实验,实验室的工作,所以还是很紧张,但是因为时间也都是占得满满的,那时候迷上了武术,那时候《少林寺》那个电影我们上大一大二的时候,一下子全国的武术热,然后我们北大也成立了武术协会,我就去报名,后来练了那么几年,练得还不错,经常也代表我们那个团体登台表演,然后另外就是读书,什么书都读,我记得那时候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泡在图书馆里头,开阔天空,北大图书藏书又多,门类又广,然后泡在那一天没读所谓的正经书,就是我们专业的书没怎么读,那天就是什么天文历史,地理国外的很多都是在那个时候读的书,然后我觉得对我受益匪浅。

主持人:那当时北大都有哪些这种比如社团?

郭建葳:社团很多,什么样的都有吧,但是因为我就迷恋武术了,别的社团我没有怎么参加。班里头也很活跃,我刚入学的时候我做我们的班长,然后后来那个(张志)是我的继任者,然后经常组织大家一起出去玩,郊游,最有意思的一次,我们五一节组织了8个同学,4男4女骑着自行车的,老旧的那种自行车从北大一直骑到百花山底下那个小镇子上,然后那时候百花山的冰还没化呢,那个时候就是觉得大学生活,我这么来说吧,离开中学进入大学像出了笼的小鸟一样,觉得天是那么的广阔,外面的新鲜事情那么多,好像就是有让你学不完的东西,装不完的知识,体验不完的人生。

主持人:现在想来都感觉是特别美好的4年的青春岁月,在北大度过。毕业之后呢?大家现在有没有一些聚会,还在讨论30年前的?

郭建葳:那个事情很少讨论,我们经常聚会是这样,因为北大我们生物系因为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人预测,二十一世纪生物学的世纪,确实生物学是从我们读书开始往后一直发展得特别快,我想你们也会有体会,现在身边哪个你们的化妆品,哪个离开生物学的东西啊,所以我们那个时候北大的同学很多就直接毕业以后就出国了,出国以后去国外深造或者实验什么的,毕竟那个时候比国内要先进得多,所以反而是过了十年二十年以后,大家好像都恋旧的情怀同时都萌发了,就开始同学聚会得越来越多,每年现在我们还要聚会个三五次吧,尤其是国外的同学回国,那这就是我们聚会的契机,留在国内的同学作东,大家聚到一起,把国外的同学请过来,大家聊一聊,交流交流,既联络感情又了解了解那边新的这种情况,发展等等,齐乐融融。

主持人:微博上"那年那人"说我记得数学老师就骗我们,上了大学就好了,上午可以睡懒觉,下午还可以套课打篮球,以晚上就是看电影,还可以谈朋友,没人管你,那会儿老师就是这么骗我们的,谁告诉你大学是这样的。

郭建葳:这个同学是哪个中学毕业的?

主持人:但是我觉得很多学习其实大学是自发的,尤其像比如说刚才郭老师讲,第二天十月一号去天安门广场去走方阵了,晚上大家依然一半以上的同学都是去图书馆。

郭建葳:对,是这样的。

主持人:学习氛围很浓重。

郭建葳:我觉得我们年轻的时候真的正能量特别的充分,那时候反正我以及我身边的跟我要好的同学,我们有共同的理想,我们要为国家服务,国家给我们提供了上大学的机会,我们要为四个现代化服务等等,就是说充满了那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就觉得将来是自己就是祖国的栋梁,可能北大人尤其有这种感觉吧,那时候五四的时候就奠定了这种精神。

主持人:就是肩负着责任。

郭建葳:肩负着责任和使命。所以那个时候我倒很少考虑我到哪去挣多少钱,当然那个时候你只要是像北大毕业肯定有工作,也不用自己去找。

主持人:对呀,现在的大学生会说了,你们那个时候多幸福啊,不愁吃喝,毕业之后国家包分配,也没有住房压力。

郭建葳:但是我相信你现在如果能考上北大你也一样,除非你不愿意那个工作,你不去。所以这个东西是,现在大学生太多了,我们那时候一百个人里只有四个人能考上大学,现在40个人都不止,所以此一时彼一时不能这样的比,我倒觉得现在的年轻人我真心想跟他们说一句话,学习学习我们那一代的这种责任感,对国家,对民族的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我觉得需要,这不是空话。当然了,现在的年轻人又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他们更实际,我们那时候实际有点空洞,有一点,虽然好像怀揣着一个伟大的目标,但是实际很少考虑具体很多的事情,现在的孩子们比我们进步了,他们应该说…

主持人:时代不一样,每个时代的学生身上都有着这个时代所赋予的一个特色。三十年前您和您的同学们怎么来看待当时正处在巨变当中的祖国?您现在又怎么来看30年前处在巨变当中的你们这批学子?

郭建葳:我觉得当时的那个中国是一个,应该说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这是很客观的,因为毕竟从文革和文革前,就是说因为我们走过一段弯路,而文革以后能够认识到必须改革开放了,必须走这条路才能救中国,虽然小平开始说是要摸着石头过河,那是因为我们确实没有其他可以借鉴的东西,所以那个时候很多的政策都是非常非常适合当时那个时代的要求,比如像改革开放本身,它是分几步走的,先是农村,经济先开放,然后有了一定成果,积累一定经验以后再把它扩展到城市和工矿企业。我就记得我们就是在参加这个阅兵的前一年,就是当时好像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是六中全会我记不住了,就是提出做城市的体制改革那个,我们自发我们宿舍的同学,就是从街上买了一本会议的社论吧,回来我们一字一句一个同学念,大家就评论,对很多很多东西发表自己的看法。

主持人:很关心国家的每一步发展和变化。

郭建葳:我当时我记得我曾经对那些工矿企业的改革我就提出过我的想法,我说干嘛不把工厂的所有资产给它分成多少多少份,分得很细很细,然后让每个职工都按照你对这个工厂的贡献和在这个工厂工作的年限占有一份,这多激发人家的积极性啊,其实这不就是股份制嘛,当时那个时候我的脑子里并没有股份制的概念,但是就是这种自发的这种想法。

主持人:会有思考。

郭建葳:所以那个时代我就觉得我们那个时代的大学生真的很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而且我们觉得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跟我们个人的命运是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说也就是说在那个时代才能造就那个时代的年轻人。而我们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我也觉得,我们对得起那个时代。

主持人:1984年是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就在国庆阅兵之后的20天,1984年10月20号,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一份决定成为指导我国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主持人:而关于这一年我们还记住的有很多,美国总统里根访华,并且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英两国政府草签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号对香港恢复行驶主权。

主持人:这一年中国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这一年万科、联想、海尔等日后相遇盛名的公司陆续诞生,这一年春晚上第一次出现了香港歌手张明敏一曲《我的中国心》红遍大江南北。中国妇女杂志在第六期上刊登了我国第一条中国征婚启示,中央美院等10所艺术元宵在北京晚报上联合刊登联合启示,第一次公开招聘模特。正如打出小平您好的条幅每一个历史事件其实都是中国改革开放道路中一个又一个前行的脚印。今天非常感谢郭老师作客我们的节目,跟我们讲述了那一段历史当中的点点滴滴,"礁石浪花"说今天的节目配图选得好,嘉宾讲得好,还有音乐也选得好,情景交融,声乐流畅。还有我们的老听众了"浩浩呼平查无垠"每天都在给我们的结尾,发表一个他的一个想法,他今天留言是这么写的,虽然不能确切理解亲历者的心路历程,但是能够感觉到4个朴素的字情感真挚,道出了巨龙开始腾飞的时刻,人们看到了新生活的奔头,体会出了个人奋斗,改变命运的希望,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回顾改革开放的业绩,再道一声"小平您好"吧。再次感谢郭老师作客我们的节目,也感谢大家的收听,明天同一时间我们再见。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