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党刊析习近平文化形象:以古代智慧推动现代治理

2014-08-21 17:47:56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陈玮 陈瑜辉  
分享到:

习近平的文化形象是充分发掘中国古代政治智慧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生动示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种观点认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治理才是现代化的,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应该实行西方的多党轮流执政、三权鼎立、两院制。言下之意,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国家治理体系是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

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充分发掘和借鉴我国古代的政治智慧。这些政治智慧虽然产生于封建社会,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也反映了治国理政的一般规律,是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同样是宝贵的思想财富。

习近平善于运用古代的名言警句,在他的讲话中俯拾即是,这里不妨枚举几例。他在谈到形成改革共识的要义时,引用清末洋务运动改革派张之洞的一段话:“旧者因噎而食废,新者岐多而羊亡,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则无应敌制变之术,不知本则有非薄名教之心。”寥寥数语,就说清了搞改革既知通又知本的道理,既要革新鼎故,又要强基固本。他谈到法治问题,引用法家思想家韩非子的话“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和王安石的话“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贴切说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古老的传统政治智慧与现代国家治理实现如此巧妙的无缝链接,实乃是国运长久、政治昌明之幸事。

习近平的文化形象是以开放开阔的胸襟对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的包容互鉴

习近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倡导者,但决不是墨守陈规的守成者。他深知,各种人类文明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中华文明、中华文化也是如此。在两院院士大会上,他指出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同时也坦言从明末清初开始我国科技渐渐落伍的文化原因,那就是坐而论道、禁中清谈。他要求,对先人传承下来的文化和道德规范,要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法,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中华文化就是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我们要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不能闭上眼睛不看世界。今年三月份在欧洲访问期间,他提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他详细回顾了中华文明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的历史及其成果;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他坦率承认“我青年时代就对法国文化抱有浓厚兴趣,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我”;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中,他列举德国在哲学、文学、音乐等领域诞生的许多享誉全球的巨擘及其作品,由衷赞叹“包括我本人在内的很多中国读者都从他们的作品中获得愉悦、感受到思想的力量、加深了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在布鲁日欧洲学院,他指出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热情呼吁“中欧要共同努力,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这就是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社会主义大国的领袖应有的文化形象。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了解其他文化,我们才能更好认识中华文化,更好领略人类文明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就是习近平文化形象蕴含着的深刻道理。(人民论坛张峰 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