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通讯:湖北远安大旱 “粮仓”遭受重创

2014-08-07 19:26:08 刘良伟 郭晓莹 温宜飞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琼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中新社宜昌8月7日电 题:湖北远安大旱 “粮仓”遭受重创

作者 刘良伟 郭晓莹 温宜飞

8月7日一早,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老观村的宁静。村民芦海涛雇请的挖土机在河道内挖出一个大坑,水慢慢渗到坑内,再将水抽上来灌入了农田。

芦海涛种了6亩优质大米,全家人都指望着今年能丰收,卖个好价钱,却不料自去年10月以来,老观村持续少雨,眼看水稻面临绝收的危险,芦海涛便与刘卫平花钱雇请了一台挖土机,在河道内挖了一个水坑,以储备地下水,抵御大旱。水坑虽小,但却保住了两家人十多亩水田。如今,村民纷纷效仿芦海涛,自发寻找水源,雇请挖土机在河道内挖坑蓄水,抗旱保粮。

而隔壁的瓦仓村情况却不乐观,由于没有充足的水源,加之二干渠年久失修,无法引水灌溉农田,农民只能“望天收”。村支书熊文胜望着路边干涸的稻田,十分着急。

“我们村的稻田亩产最高可达1500斤左右,这次大旱让农民损失惨重啊!”熊文胜捻着枯黄的秧苗心疼地说,全村3734亩水稻,有500多亩绝收,未来即便是雨水充足,剩下的稻田也仅能保证六、七成的收成,若继续干旱,情况将更糟。

远安是湖北省优质大米生产基地县,“鸣凤米”历史悠久,曾经是清廷的贡米,闻名全国。瓦仓村、老观村等地盛产优质大米,素有“粮仓”之美誉。

如今,这里正遭遇60年一遇的大旱,被列为湖北省“特旱区”。自7月份以来,当地持续高温少雨,降雨量同期减少近五成,农作物受灾严重。作为当地主要农作物的水稻更遭到重创,据远安县农业局副局长肖志明介绍,全县今年水稻播种面积10.3万亩,受灾面积达5.5万亩,其中8500亩水稻干枯绝收,经济损失达数千万元人民币。

“去年全县水稻平均单产是570公斤,预计今年单产将下降12%左右。”肖志明说,虽然当地日前实施了人工增雨作业,西部地区降雨明显,东部地区降雨仍然偏少,目前旱情仍有进一步蔓延、加剧的趋势。

截至目前,远安共有8.73万亩农作物受旱,60个村12023人、3260头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该县已投入抗旱劳力2万人,投入抗旱设施4564台套,投入抗旱资金540万元人民币,并紧急下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资金55万元,用以临时解决全县人口饮水困难。

数据显示,湖北共有12市的49个县市区980.3万亩农田受旱,76.8万人、19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难。(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