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上海自贸区挂牌9个月新注册企业达10445家

2014-08-05 07:03:27 李泓冰、孙小静、谢卫群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分享到:

  上海自贸区内的外高桥保税区码头远眺。

新华社记者 陈 飞摄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

制度创新释放活力 复制推广全国示范(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

本报上海8月4日电 (记者李泓冰、孙小静、谢卫群)有自贸区“基本法”之称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经过三审表决,获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自8月1日起正式实施;不久前,距挂牌仅仅9个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负面清单推出修订版。由原来190条缩短为139条。在减少的51条管理措施中,实质性取消和放宽33条;同时新增31项开放措施。“基本法”体现的“法无禁止皆可为”的法治精神以及负面清单“瘦身”,向世界展示中国兑现自贸区承诺的力度与速度。

自从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它“高产”的就不是开发区习见的高楼,而是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这块良种初播的“试验田”,正精耕细作,努力催生可复制、可推广的“好收成”。

“制度创新的改革,难度更大、涉及面更广、涉及的领域和碰到的问题更深刻,是进入深水区的改革攻坚战。成效取决于政府自身解放思想、甚至自我革命的精神,责任很重,压力很大。但我们很有信心,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明确改革方向,自贸试验区改革方案体现了全国的智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表示。

短短9个月,自贸区的“收成”令人大呼“意外”:新注册企业达10445家,比其前身上海综合保税区域20年企业注册的总和8000余家还多。

新增企业数量并非目标,自贸区的使命是创造公平、统一、高效,符合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但投资者用资本投了赞成票。”上海外贸学院教授邬展霞如此评价。

聚焦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开放、事中事后监管四大领域,上海自贸试验区在国家各部委支持下,“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改革效应开始显现;根据成熟一项推广一项的原则,已有一批新制度走出自贸区,在上海以及全国复制推广。

负面清单管理,是外商投资管理的重大创新。上海市商委副主任顾军说:“2013版中,外商投资有限制的条目清单有55条,限制什么也不甚透明,2014版降到25条,这意味着,30个领域的审批自由裁量权没了!”

海关总署一位领导意味深长地说,“革自己的命最痛苦,也最有成就感。”海关的制度创新十分抢眼,上半年就推出凭舱单“先入区、后报关”等14项试点,近日又推出企业注册登记改革等5项制度,企业通关效率大大提高,平均节约物流成本10%。8月起,14项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将陆续在长江经济带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及全国海关范围内复制推广。

拓佳丰圣(上海)科贸有限公司是自贸区创新投资管理制度的首批受益者。“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只需备案不用审批,网上申报,半个小时就完成备案。”更让经办人钱圣荣喜出望外的是,工商“一口受理”等投资管理制度改革,让公司在4个工作日内就拿到了包括营业执照、备案证明在内的4张“出生证”。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自贸试验区是否建设成功,一个重要标志在于形成了多少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

3月1日,注册资本认缴制等商事登记制度已在全国正式推开,成了上海自贸区首个向全国推广的成功经验。据悉,8月份年报公示制度也将在全国推广,企业“宽进严管”模式将在全国布局。

“我们创新每一项制度,都为了将来能复制、推广,毕竟自贸试验区是国家战略。”自贸区海关工作组副组长舒琴芳,道出创新制度设计者的心声。

1至6月,自贸区完成经营总收入7400亿元,同比增长11.2%;工商税收335亿元,增长超过两成。

制度红利第一次显示了超越以往优惠政策的魅力。

改革推进一步,活力激发一步。今年自贸区内企业首次改年检为年报制度,至6月底,已有9700多家企业提交年报,占区内企业总数的八成以上;7100多家提交了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年度审计报告,为区内企业数的73%。

首批立足于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成果有30多项,这份答卷拟于自贸区一周年之际交出,主要集中于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工商登记制度创新、海关监督服务创新制度、政府管理模式以及服务业扩大开放等领域。(相关报道见第六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