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女儿撞伤老人后发微博为伤者寻亲 母亲请长假陪护

2014-08-04 09:46:35 陈枫 来源:广西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付出辛劳与钱财

母亲以身作则教“担当”

从头到尾,韦清萍从未想过“推脱”二字。

发生事故当晚,韦清萍陪着女儿报了警,并把被撞伤的罗玉忠老人送进了医院;在罗阿婆说不清家人住址和电话的情况下,她主动找到派出所和社区,甚至顶着烈日挨家挨户询问,试图找到阿婆的家属;老人家属现身以后,表示无法留下照顾时,韦清萍又想办法请了长假,对阿婆进行24小时贴身看护;喂饭喝水、换药擦身、端屎端尿,韦清萍都亲力亲为,不假他人。

即使后来交警认定小覃只需要承担“主要责任”,她也未在责任比例多少上计较半分。

韦清萍曾想过请护工。可是她发现,不是专人护工的话,根本无法完全照顾好阿婆;请一个专人护工又太贵,而且她也不放心。“阿婆稍微能动一点的时候就爱下地,经常趁我睡觉的时候翻下床。”韦清萍说,她担心交给陌生人照顾不周全,所以她只能寸步不离老人身边,就连睡觉时都得留个心眼注意病床的动静。

这些辛劳韦清萍一个人担了下来,她甚至没有把这事告诉任何亲人。韦清萍说,其他亲人过得也都不容易,没必要给他们“添麻烦”了。她反而对亲人们心存愧疚:“大姐夫过世我没能去看望,小弟要买车拉货我没办法资助,也顾不上半瘫痪的老父亲了。”

最终,覃家负担了老人住院的全部费用近3万元,又另外向家属支付了4万元的赔偿款。为此韦清萍还向亲戚借了3万多元。她告诉孩子,钱可以再挣,但不能做让自己后悔的事。

虽然闯了祸

女儿潜移默化学“成长”

自己惹出的“祸”却连累母亲这般操劳,覃钰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也试图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减轻母亲的负担。

找不到老人家属时,她干脆把自己肇事的经过发到网上,寻求网友帮助;白天做完作业后,小覃也会去医院陪通宵,给母亲“顶班”,让她稍微休息一下;小覃还会陪阿婆聊天解闷,以至于到了后来,老人每次见到小覃的出现都会非常开心,还把韦清萍给她买的营养品往小覃的书包里塞。

母女二人对老人非常用心周到,以至于同病房的人以为这床是祖孙三代。知道原委后,大家对母女俩更是赞不绝口。病房里的赵阿姨,每每看到记者去看望老人时,都会感叹:“罗阿婆遇到了好人!”

小覃还想过休学一年,用“省学费”的方式来帮家里存钱还债。不过这个办法很快就被母亲“一票否决”了。韦清萍告诉女儿:“还债不是你的责任,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读书。只要有手有脚,钱都可以再挣回来,只要你懂事就好。”

韦清萍说,虽然未来的日子可能会辛苦一点,但只要女儿能从这件事情中学会“成长”与“担当”,自己的付出也就值得了。

生活重回轨道

似乎又有些不同了

8月2日下午,才上完夜班的韦清萍煮了几个玉米,那是给女儿“改善”生活的。“这一个月我不在家,他俩都没得好好吃过饭。”韦清萍说,在陪护罗玉忠老人住院的一个月里,一家三口几乎没一起吃过一顿饭。父女两人在家时,往往是随便一个菜加白粥来打发。

如今,老人已被子女接回了贵州,覃家的生活又重回轨道。眼下最重要的,仍是即将升高三的女儿。

由于家离学校较远,韦清萍打算在学校附近租房陪女儿读书,可一直因为上班抽不开时间去找房子;她甚至考虑是不是辞掉目前的工作,去做收入更高些的护工。不管怎么样,韦清萍都希望,哪怕自己省点多做点,也不能影响到女儿的学业。

而出事后,覃钰菲不被允许再骑电动车,之前“半放养式”的生活也变成了“圈养式”,更多的时间需要呆在家里完成升高三的假期作业。闲暇时,小覃便和同学们在网上聊聊天,现在的她,被同学笑称为“柳州好女生”。在鼓励她的行为之余,这群阳光单纯的高中生也会调侃小覃:“哎,你上报纸了,出去吃饭有被认出来过吗?”

小覃说,除了爸妈一直言传身教的道理外,老师和同学对自己影响也很大。在班会上,班主任李老师就经常组织大家讨论一些诸如“老人摔倒扶不扶”的社会热点问题,久而久之,是非观念的种子便在心中生根发芽。身边的同学也总是带给她感动,之前大家总是帮她积极转发寻人微博、留意新闻报道。现在,得知小覃家因赔偿而负债,一起外出时,同学们坚决不让她掏钱。“这大概是出事带来的好处吧!”小覃自嘲,眼神里却闪着点点感激。

虽然小覃对自己让家里背负了较大的经济负担这一点比较在意,但这段时间,还有更多来自网络和身边的鼓励,小覃很快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对未来,她很有憧憬,她想要努力学习,考取自己热爱的中文系。(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记者陈枫实习生刘思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