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城市污泥长期潜藏渐成围城之势 长期存在伤民毁地

2014-08-03 07:24:08 翟永冠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责任编辑:陈玮 孙靖  
分享到:

污泥围城伤民毁地

“污水变污泥,污染大转移,治水不治泥,等于白治理。”大量污泥难以得到有效处理,而是被堆放在填埋场甚至公共环境中,让一些专家和业内人士发出“毒泥围城”的感叹。污泥隐患的长期存在,污染了环境,威胁着群众身体健康,也消解了污水处理的环保效果。

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郭振华告诉本刊记者,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染物的“精华”。污泥含水率高、易腐败、有恶臭,含有重金属、“致癌致畸致基因突变”的有机污染物等。

首先,未经有效处理的污泥有可能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傅涛表示,污泥经过雨水的侵蚀和渗漏作用,极易对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直接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其所含丰富的氮磷等将直接或间接进入周边水体或土壤中,多余释放的氮磷等很可能随着水循环系统进入地表水,从而造成地表水的富营养化。

其次,污泥有可能造成土壤污染。马德刚告诉本刊记者,污泥中含有大量病原菌,寄生虫(卵),铜、锌、铬、汞等重金属以及多种有毒有害物。“新鲜污泥中检测得到的病原体多达千种,其中危害较大的是寄生虫。这些物质可以长期留存在土壤中,对环境和人类以及动物健康有可能造成危害。而污泥中富含的重金属对土壤带来的污染更加严重,有可能长期潜藏,使土地不再适宜耕作,群众生命健康面临威胁。”

另外,污泥带来的食物链危害和臭气污染也不容忽视。部分污泥中的重金属渗入地下水后还可能通过鱼、虾等进入食物链,重新回到餐桌上,如果不进行科学处理将会对子孙后代造成无法弥补的影响。同时,臭气污染是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极易产生的一种污染,更是全世界大部分污泥堆肥厂所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

事实上,由于早期人们对污泥的危害认识不够,污泥一度被当作肥料释放到农田中。有专家表示,天津利用污水污泥灌溉有几十年的历史,早期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都被农民拿去施肥,不少污灌农田及其生产出来的粮食和蔬菜到现在仍被测出重金属超标。

三大瓶颈困扰

本刊记者调研了解到,80%的污泥未有效处理处置,既有政策方面的原因,也跟投入不足和技术研究缺乏息息相关。

首先,政策缺乏、顶层设计缺失、监管缺位使污泥处理处置成了“三不管”。傅涛表示,政策不完善、顶层设计缺失、污泥责任划分等仍不明晰的问题仍然存在,存在“缺项漏项”的情况,致使污泥处理付费主体难以明确。

马德刚表示,很多地方不愿意在污水之外花第二笔钱治理污泥,因为处理污水外界看得见,有政绩,处理污泥“费钱费力不讨好”,而全国各地频频曝光的污泥偷排事件说明了地方政府监管的缺失。

其次,传统“重水轻泥”的发展模式使污泥处理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社会、企业投资缺失,污泥“处理不起”。傅涛表示,发达国家污泥处理处置投资约占污水处理厂总投资的50%~70%,而根据《“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拟新增污水处理及相关投资额约4300亿元,其中污泥处理和处置设施投资347亿元,只有8.1%,与国际趋势相差甚远。

政府投入缺失之外,社会和企业投入更加不足。刘成林表示,由于专项政策不明确,企业盈利模式的无法突破,造成了污泥处理处置市场难以形成,企业参与热情很低。

再次,技术瓶颈也制约着污泥处理处置。业内人士和专家表示,目前尽管有填埋、焚烧、堆肥等多种处理方法,但便捷高效、成本较低、易于推广的技术仍然稀缺。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东方说,目前市场上并不缺乏污泥处理处置的方法,但由于技术水平和设备质量参差不齐,效果也不相同,一些成本较低已经被广泛采用的污泥处理技术,其生态安全性也受到质疑。

比如,污泥填埋会造成挤压垃圾填埋场库容、堵塞垃圾渗滤液管等问题,污泥焚烧因臭气扰民,涉嫌排放有毒气体而受到专家和公众的质疑,而一些新技术如堆肥技术、热干化等,由于应用这些技术的项目能够运行顺利的寥寥无几,其效果还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翟永冠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