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中国转变发展方式 四方面改革新突破释放发展新动力

2014-08-01 16:25:20  来源:求是  责任编辑:陈玮 陈瑜辉  
分享到: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民间投资能力大幅增长,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较强投资能力的企业。通过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尽可能减少政府对项目的审批,将投资决策权交给企业,以充分激发民间投资的巨大活力。

首先是在公共服务类项目建设中推广特许经营权制度。目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原因在于公共服务类项目建设主要依靠财政投资,由于财力不足,造成公共事业发展严重滞后。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就是通过实行特许经营权制度,给予企业一定的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公共服务类建设项目一般投资回收能力较差,可通过财政补贴等办法来解决。像城际高铁、城市轨道交通等资金需求量大的项目,为了增强投资回收能力,避免项目运营长期亏损,背上财政包袱,可允许建设企业在沿线站点周围进行商业房地产开发,用商业收益弥补地铁运营亏损,香港地铁就有成功经验。其他如养老院、幼儿园、停车场等,只要给予一定政策,使投资得到合理回报,就能吸引大批社会资金进入,供给不足的局面很快就可改观。

其次是建立吸引社会资金投资环保产业的市场机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向污染宣战,表达了国务院的决心和群众的强烈愿望。要想较短时间内在治理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关键在于落实“谁污染、谁付费”原则,推行第三方治理制度。政府制定统一的排放标准和环境标准,并严格监督执行。污染排放企业按排放量缴费。政府或社会中介机构组织招标,选择有资质的企业进行治理。这样,投资环保产业的企业有了合理回报,污染治理就可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再次是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灵活的货币政策支持投资结构调整。我国政府负债率仅为39.4%,属于世界最低水平,发挥财政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空间较大。同时,当前物价走低,通货紧缩已成为主要危险。应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灵活的货币政策,通过减税、贴息、资本金补助等形式,引导银行贷款和社会资金投向鼓励类建设项目。银行应按照扩大内需的方向,实行定向宽松政策,必要时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点贷。通过有效引导投资,使资金投向更加符合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