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中国社科院专家:中国下半年或面临热钱流出压力

2014-07-28 07:22:55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分享到:

测算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常态

作为近年来重要的经济术语,“新常态”(N ew N orm al)一词最先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 C O的总裁埃尔多安提出。尽管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但“新常态”在宏观经济领域被西方舆论普遍形容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时强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潜在增速的角度

一般而言,经济体的潜在增速受到供给方面的因素影响,从增长核算方程来看,供给因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存量和全要素生产率。

根据对中国增长方程各部分的要素变化判断我国在“十二五”时期(2011-2015),中国平均潜在G D P增长率约为7 .6%; “ 十 三 五 ” 时 期(2016—2020),中国平均潜在G D P增长率进一步下降到6.7%,其中,2020年我国G D P潜在增速将降至6.2%左右。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看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里的翻番都是剔除通胀因素后的实际增长。

综合来看,为了实现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2016-2020年期间,我国G D P平均增速达到6.5%就可以完成目标,那么我国G D P增速的新常态从目前的7 .5%左右降至2020年的6.0%左右即可。

从目前经济各方面的条件、环境看

从目前经济各方面的条件、环境看,建设新型城镇化中,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各项需求将使得2016-2020年期间,我国G D P增速保持在7%附近。考虑到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随着时间推移对经济增速带动作用的减弱,预计我国G D P增速的新常态将可能从目前的7.5%左右逐步降至2020年的6.5%左右。

从发展中的各项约束条件看

我国目前正在经历经济增速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增长面临各项约束条件,比如去杠杆化(目前包括居民、非金融企业和政府等的全口径债务占G D P的比重已经达到210%,企业负债率排在新兴市场经济体第一)、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债务、金融市场风险等。我们认为制约经济增长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和部分产能过剩的周期性行业。

追赶型经济体从高速增长期过渡到中高速增长期,都将面临高企的融资成本与逐渐下降的资本回报率之间的矛盾。我们测算的2013年底中国名义资本回报率为9%,目前的综合融资成本在7%左右,已经日益接近。按照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我们预期无风险收益率(融资成本)在未来几年可能还将上升1-2个百分点。然而,中国名义资本回报率与经济潜在产出变化趋势一致,未来几年可能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因此,如果没有显著的技术进步发生,我们将在3-4年后看到中国资本成本超越资本回报率,实际经济运行困难加剧,特别是部分低资本回报率和产能过剩行业所带来的财政金融风险将显著上升。

参考日韩等经济结构转型成功的经济体,其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阶段过渡到中高速增长阶段,G D P增速都下降了50%左右。其中,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率部门逐渐萎缩,新兴消费、高科技、节能环保行业取得长足的发展,并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

考虑我国目前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和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压力约束,并为新兴产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参考日韩成功转型经济体的经验,我们认为这一阶段的经济增速可能为高速增长期(10%)的50%-60%较为合适,即为5%-6%较为妥当。

综上所述,从潜在增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目前经济各方面的环境和条件,以及发展中的各项约束条件来看,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常态也将随着资源禀赋、环境要求、增长限制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我们认为,我国经济增长新常态的合理经济增速将从2014年的7.5%左右,逐步降至2020年的6.0%-6.5%。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闫坤 刘陈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