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啃最硬一块“三公”骨头:公车改革
2014-07-25 07:13:42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陈瑜辉 |
分享到:
|
广受赞誉,未来仍须破阻力 广东清远市的一位副局长,最近去驾校报了个名,年届半百的他,即将成为“考证一族”;安徽滁州市的一位领导干部,最近开始计划买私家车,他的驾照,也是最近两年才考的……公车改革大幕拉起,不少公务员已顺改革之势而动。 “对民意的有效回应。”王锡锌这样形容公车改革的直接意义,改革会自然地拉近官员与群众间的距离。 与个体的选择相似,不少省份也第一时间开始了公车改革的工作。例如,江苏、内蒙古、山东等省区明确表示改革已开始,湖北更是成立了“公车改革办”,且选择了一些地区试点改革。 而在山东,7月23日,公车改革方案发布后一周,枣庄市的103辆公务用车就在网上进行了公开拍卖,整个过程在5个网络拍卖大厅进行,全部借助网络完成,拍卖所得将全部用于民生。 尽管与中央和国家机关的改革期限有着1年的时间差,但在专家看来,地方上的车改并不轻松,车改的主要难题也在于能否在地方上落实到位。竹立家认为,地方上必须立即筹备,才有可能按时完成目标。 中国的公车改革也引起了不少外媒的称赞。新加坡《联合早报》认为,此次的改革方案提出了明确的改革目标和时间表,凸显出官方的决心;路透社评论称,公车改革措施展示了中国政府粉碎浪费纳税人钱财以及以职谋私行为的决心;福克斯新闻则指出,中国进行公车改革有利于节约行政开支,降低行政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公车改革的呼声强烈,所以不少中央部委和省份“提前行动”了。 在近日公布的2014年财政预算中,有至少12个部委明确表示,2014年“公务用车购置费”为零,即不会买车。而按照时间表来看,这一预算在今年年初就已审批通过,彼时方案尚未出台,所以有专家认为,公车改革的结果在明年的预算上将体现得更为明显。 而在今年3月,北京市100个市级部门公布的2014年预算中,九成以上公示部门的公车预算同样均为零。 尽管来势汹涌,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个公车改革方案,在执行上还需要下许多功夫。贾康认为,方案的出台不代表大功告成,下一步如何跟踪、如何深化,都需要认真研究,现在需要的是尽快开始做。 王锡锌则担心,有的地方对于这么彻底的公车改革尚未做好心理准备,有可能会以强调地方需要等理由抵触,导致落实的效果打折扣。鉴于此,他建议,落实时一定要有公开的社会通报机制,保证落实的权威性。 “自上而下的中央督查,以及自下而上的民众和媒体的监督,将是确保效果的关键。”王锡锌表示。(记者刘少华) 车改一周 问题待解 7月16日,中央祭出“史上最严公车改革令”。这次改革从中央和国家机关率先改起,逐步推广到地方,明确了具体车补的标准,制定了改革时间表,向社会立了“军令状”。对于这次改革,舆论普遍“点赞”,认为有诚意,更有操作性。 “改革令”公布已经一周,中央和国家机关都已经开始赶着今年年底的截止日期,研究制定各自的车改方案。对地方来说,大部分领导的公车都会取消。从坐享专车,到开着私家车、挤公交地铁上班,这段适应期也只有一年半。 回首20年的车改历史,差不多每年都在出台各类对公车改革的意见、规定,但公车的队伍依然不断膨胀。有媒体用标题:《车改二十年,今日终破冰》,历时20年的车改拉锯战,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不过,我们也应该清醒,改革只是破冰,从各地车改透露出的各类问题依然待解。 比如,关于最多保留5辆公车的问题,是大小单位都“一刀切”?还是有所区别?每个单位的公务活动频率并不均匀,有些部门事务繁多,有些部门相对轻松,有限的公车使用率并不相同,如何让每辆公车发挥更充分的效用? 又比如,车改方案中规定,年底要拍卖5000辆公车,这5000辆公车是需要第三方机构估价上拍,向社会开放拍卖的。拍卖在地方车改的时候,就有试点。2012年温州车改,对215辆公车进行拍卖,价格却低得出奇,虽然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强调每辆车的起拍价已经经过独立机构的评估。215辆车的起拍价平均是3万元,成交价是平均5万元。最低的一辆车5000元,最高的一辆越野车是17万元,令人瞠目结舌。因此,涉及到这部分国有资产的变现,其间如何保证公开透明,防止国有资产贱卖给关系户? 其次,除去5000辆上拍的公车,其他多余的公车如何处理?这也是个现实的问题。 从地方车改的经验看,所谓公车使用的社会化,容易变成“内部循环”。有些地方就统一成立一个国营的租车公司,以象征性的价格把多余的公车卖给公司,让这个公司负责所有机关的公车租用服务。这个吃“公家粮”的租车公司因为有固定的客户,高枕无忧,既不需要参与市场竞争,也没有营收压力。这样的车改把公车统一调配,的确提高了利用效率,但财政从左口袋掏到了右口袋,这是不是变相的“内部循环”,有违社会化的要求? 这些从地方车改中冒出的问题有的是技术性的,有的则是体制性的。随着车改的深入推进,更多的利益会被触动,困难也会更多。好在一年多的党内反腐和整风中,我们看到了中央对痼疾的整改决心,老百姓也对改革给予了更多的期待和支持。 先贤孙子说,“上下同欲者胜”。上下一心,这是我们推进诸如车改等各类改革最大的保证。(张远晴) |
相关阅读:
- [ 07-24]北京“三公经费”比去年少花1.7亿
- [ 07-24]福建“三公”经费今年100%公开
- [ 07-24]“三公”经费:让“晒”与“罚”并行
- [ 07-24]北京公开三公经费决算 因公出国费人均2.9万
- [ 07-24]北京三公经费去年少花1.7亿 公务接待压缩近4成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