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网传薯条中被检出致癌物 专家:总体不足为虑

2014-07-22 16:45:47 牛伟坤 来源: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近日,一则网上流传的“吃薯条致癌”的消息,让不少网友感到恐慌:“以前只知道这种油炸食品吃多了不是特别健康,但是真没想到居然能致癌,太可怕了。”

消息称,在薯条中检出了可致癌物丙烯酰胺,长期低剂量接触丙烯酰胺,会出现嗜睡、幻觉和震颤等症状,并伴随出汗和肌肉无力等。那么这个“丙烯酰胺”究竟是一种什么物质?致癌后果又是怎样的呢?

丙烯酰胺非薯条独有

果壳网食品安全领域达人、食品安全博士钟凯介绍:丙烯酰胺并不是薯条中独有,它在人类漫长的烹饪史中一直存在,只不过2002年才有瑞典科学家在食物中发现它的踪迹,随后英国、挪威等多国科学家证实了这一结果。丙烯酰胺的形成与“美拉德反应”有关,简单来说,这个反应指的就是食物颜色逐步变深并散发诱人香味的过程。还原糖(比如葡萄糖、果糖等)和某些氨基酸(主要是天冬氨酸)在油炸、烘焙和烤制过程中,通过“美拉德反应”便产生了丙烯酰胺。

食物中丙烯酰胺的含量与食材的成分密切相关。比如咖啡、土豆、谷物等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的食材,加工后产生的丙烯酰胺就比较多。此外,温度也是影响丙烯酰胺含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丙烯酰胺在120度以上的高温下生成,140至180度产生的量最多。加热时间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是炸得脆、烤得干的食物,丙烯酰胺的含量通常也越高,例如炸薯片的丙烯酰胺含量约为炸薯条的两倍,硬面包就比软面包含量高。

食物的储存、加工方式,同样也影响着丙烯酰胺的生成。以土豆为例,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研究,油炸土豆的丙烯酰胺含量比焙烤土豆制品的高,如果用微波炉烤制带皮的土豆则不产生丙烯酰胺。

由此看来,丙烯酰胺不可能从膳食中完全消失,也没有哪个国家或组织建议消费者不吃炸薯条、炸薯片、咖啡、谷物等食品。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