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专家建议下半年稳增长应避免微刺激升级

2014-07-17 06:54:51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陈玮 陈瑜辉  
分享到:

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二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 D P)同比增长7.5%,高于一季度0.1个百分点;上半年增长7.4%。多方分析认为,中国经济于二季度止跌和稳增长措施的推出直接相关,随着政策效力减弱,三季度开始,经济下行压力可能再次增大。确保全年增长目标的实现,需要微刺激和改革同行,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而不是扩大刺激规模,否则很可能产生金融挤出效应伤害实体经济运行。

对于上半年经济运行,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概括为12个字: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升。首先,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二季度G D P增长7.5%,比一季度稍快;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超过700万人,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增加307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本上处于1.8%和2.5%之间;夏粮丰收,增产3.6%;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次,结构调整稳中有进。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 D P比重46.6%,比去年同期提升1.3个百分点;内需继续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对G D P增长的贡献102.9%;东中西部地区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提升;节能减排取得新的进展,上半年单位G D P能耗同比下降4.2%。再次,转型升级稳中有升。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网购、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势头良好。

然而,下半年经济能否继续稳住需要进一步观察,因为二季度G D P增速的止跌主要源自4月起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二季度经济增速回升,各项指标大都好于一季度,和一系列稳增长措施直接相关,出口、投资、消费都受到了政策的支持。展望下半年,还是不能够松懈,要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做好。一方面,尽管现在看外部环境总体复苏向好,但是仍然带有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存在,尤其是产能过剩的形势十分严峻。所以还要在稳增长、促改革方面下更大的气力。

鉴于下半年经济增长面临的压力仍然较大,对政策进一步加码的呼声正在增加。澳新银行经济学家刘利刚称,大宗商品的存货数据显示,经济下行的风险仍然存在,特别是房地产领域。中国需要全面放松货币政策来降低经济下行的风险。

具体而言,应该在第三季度对整体银行系统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彦斌认为,201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态势低迷,在相继出台的微刺激政策的推动下,再加上欧美经济复苏促使外需逐步好转,经济增长出现底部回升的微弱迹象,但是复苏势头并不稳固。鉴于经济对微刺激的反应程度正在不断减弱,政府为稳增长有必要政策加码。

更多的经济学家认为,要避免微刺激升级成强刺激甚至全面刺激,稳增长应该通过改革的方法兼顾当前和长期,下半年稳增长还是应该继续向改革要动力。全球化合作论坛副秘书长张其佐说,要防止经济偏离区间目标和促改革、调结构停滞不前的风险。下半年经济工作应该保持政策定力,坚持区间调控稳增长和坚持定向调控调结构相结合,根本上要以改革为抓手,继续向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要动力,从而保持全年增长目标的实现。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与以前相比,本届政府的宏观调控显示出两大特点,一是刺激幅度相对较小;二是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具有明显的结构调整取向,这充分反映了政府希望实现“稳增长”与“调机构”平衡的调控政策导向,有必要在下半年继续坚持。

当前,多地出台文件准备扩大投资,有统计显示,目前各省市的计划投资总额已经高达10万亿元。专家认为,投资项目过多过快上马,很可能将资金挤出实业领域,进而伤害到实体经济的发展。海通证券宏观债券首席分析师姜超表示,地方出台的稳增长措施,其资金来源并未得到明确的政策保证。在信贷总量稳定和影子银行收缩的背景下,稳增长领域资金占用越多,意味着对房地产、传统制造业和一些服务业将产生挤出效应,它们融资将更加困难,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