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中国体改研究会:政府自身改革靠“减、放、管”

2014-07-14 07:06:01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陈玮 陈玮  
分享到:

《第三轮改革—中国改革报告2014》主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陈剑日前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深化政府自身改革。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政府对经济干预得多,做了许多不该做或者做不好的事情,许多应当做、应当管的事情又没有做好、管好,束缚了市场潜力和效率的发挥。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需要进行自我改革,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大政府自身改革力度,用三个字概括,就是“减、放、管”。

“减”: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陈剑认为,减主要包含以下四层含义:一是减政,即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将那些本不应由政府承担的工作交给社会,将那些大量的本应由政府承担而政府没有承担的工作接过来。这是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要内容。通过简政,转变政府职能,是新一届政府力主的一项重要改革。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涉及铁路政企分开、卫生计生整合、食品药品监管等方面。这次改革的核心就是转变政府职能,也是简政放权。

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是政府与市场的职能边界仍不清晰。尽管多年来政府职能历经多次调整改革,但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主要表现为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管得过多、过细,特别是行政审批事项多,严重影响了经济活动的健康运行,造成一些行业垄断经营问题突出,等等。政府控制资源太多,对市场的介入太深,政府对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管制太多,在诸多行业和领域阻碍、制约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及活力。

第二是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较弱。政府缺位、越位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甚至仍较严重。一方面,在一些政府应当发挥作用的领域还存在缺位问题,如市场监管职能在一些地方、领域履行不到位;基本公共服务缺乏质量标准,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在一些本应由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领域存在政府越位问题,政府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职能,导致政府责任过大、风险过于集中。

第三是政府组织结构不尽合理,协调运行机制时有不畅。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事权划分还不十分清晰,财力配置不尽完善;同级政府部门之间权责不清,个别部门同时承担着审批、执行、监督、评价等多个职能,部门之间合作、协调机制不顺畅;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尚需进一步加强。因此,现阶段的行政体制改革,即减政,主要应把职能转变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在政府、市场和社会更为宏观的公共治理层面考虑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问题,简政限权,激发市场、社会和地方的活力。

二是减少行政审批。陈剑说,政府过多的行政审批,影响了市场经济的潜能和效率的发挥。2013年6月1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再取消和下放32项行政审批事项。新一届政府在减少行政审批方面可谓疾步快跑,目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215项,李克强总理曾经承诺在本届政府内取消和下放近600个项目,已经完成逾30%。

三是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一是政府不应扮演市场主体的角色。市场主体应当是人格化的财产主体,政府不具有承担市场主体责任的能力。二是政府不应直接组织融资和操办项目。如果一个地区的领导决定管辖区域内发展哪些产业,要上多少个项目,决定财政给哪些企业进行投资补贴,必然造成产业同构化、同质化的后果,且投资效益没有切实保证。由于对市场缺乏足够分析,一阵风上马的项目极有可能导致投资效益低。三是不违法设立行政许可和市场准入。市场经济实行“非禁即入”,即除非有法令明令禁止的,每一个公民都可以自由进入。

四是减少赋税。让企业轻装,需要减轻企业赋税。新一届政府一直力主结构性减税,除了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外,“营改增”(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税制改革也是减少赋税的一种形式。还有全力压缩“三公”开支等,都有利于减轻企业赋税。通过“减”,将会降低创新创业的成本和市场交易的成本,从而释放市场潜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