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与发展蓝皮书:中国水风险评估报告》发布
2014-07-11 07:14: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
分享到:
|
中新网贵阳7月10日电 (杨云)10日下午,世界自然基金会课题组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自然保护与美丽中国梦”分论坛上发布《水与发展蓝皮书:中国水风险评估报告》。 《水与发展蓝皮书:中国水风险评估报告》由政策报告、技术报告、特别关注三个部分组成,立足国情和水情,结合对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和目前突出水问题的考虑,以用WWF水风险工具识别中国水风险,帮助中国守住三条水红线”为主题,全景展现了WWF水风险评估工具对中国水情的评估结果及其政策应用情况,希望对中国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帮助和参考。 《水与发展蓝皮书:中国水风险评估报告》编著者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研究员苏杨认为,“在全球范围内比较,我国整体处于水风险(包括物理、监管和声誉)的中低水平,但各地区水风险差异较大,南方地区的水风险普遍低于北方地区。物理风险对水风险的贡献最大,而物理风险中,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状况的贡献较大。”这一结论是通过WWF水风险定量评估工具的评估得出的结论。 在苏杨看来,尽管从静态来看我国的水风险整体水平在全球范围来看并不高,但从动态来看我国的水风险问题绝对不容小觑。从水风险的情况看,洪水等突发事件风险的影响固然很大,但我国早有强有力的管理体系应对;而常态预后不良风险则因为后果渐显而很难引起足够的重视,迄今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中也缺乏基于这类风险的监测评估及随时的管理措施和预警机制,但这类风险影响面广泛且持久,总体后果可能比突发事件风险还严重。因此,我们更应积极构建这种防微杜渐的风险管理机制。 苏杨认为,水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某个机构通过水风险评估给出面上的水风险信号并发布;第二,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机构接收这些信号并通过内部交流在宏观行政资源配置和日常考核等工作中体现风险管理;第三,除了政府利用风险信号实施部门联动的管理外,还需要依靠公众和NGO依据水风险信号“按图索骥”地寻找水风险的具体呈现形式,随后通过媒体的互动与跟进,将各种潜在风险传播给社会,科学调动公众参与,使政府和企业更有动力、更有效地进行水风险防控。 本次分论坛,除世界自然基金会课题组发布的《水与发展蓝皮书:中国水风险评估报告》外,论坛还发布了一系列自然保护教育科技和管理成果,包括教育部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人才培养国家标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最佳管理保护地绿色名录标准(第一版),贵州省林业厅发布的贵州省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成果。(完) |
相关阅读:
- [ 06-25]蓝皮书:保障网络安全是中国新媒体发展最重要问题
- [ 06-10]2014年“就业报告蓝皮书”:近3届毕业生就业率稳定
- [ 06-10]北京社科院发布蓝皮书 建议实施积分对接户籍制度
- [ 06-10]北京蓝皮书建议凿京津陆海运河 称可改善京津空气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