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习近平出席中美对话和磋商开幕式并发表致辞

2014-07-09 21:56:29 蒋涛 董子畅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李艳  
分享到:

7月9日,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讲话。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汪洋、国务委员杨洁篪,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财政部长雅克布·卢出席。中新社发侯宇 摄

中新社北京7月9日电 (记者 蒋涛董子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日出席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华苑举行的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致辞。习近平回顾了建交35年来中美关系发展取得的成就,强调中美双方要审时度势,登高望远,相互尊重,增进互信,加强合作,携手推进新型大国关系建设。

习近平指出,35年来,中美关系虽然历经风风雨雨,但总体是向前的,得到了历史性发展,两国利益深度交融。中美合作不仅造福中美两国人民,而且促进了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合作可以办成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对抗对两国和世界肯定是灾难。在这样的形势下,双方更应该登高望远,加强合作,坚持合作,避免对抗,既造福两国,又兼济天下。

习近平表示,发展中美关系要顺时应势,与时俱进。35年来,尽管国际环境和中美各自国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中美关系能克服困难、不断前行,其原因就是两国几代领导人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不断赋予中美关系新的内涵和动力。今天,我们双方更应该审时度势,转变思路、创新思维,不断开创两国合作新局面。

习近平强调,我同奥巴马总统达成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共识,这是双方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从两国国情和世界形势出发,共同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符合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也体现了双方决心打破大国冲突对抗的传统规律、开创大国关系发展新模式的政治担当。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一项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事业,没有现成经验和模式可以照搬,有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共同解决问题。展望今后一个时期,我愿意谈几点看法和主张。

第一,增进互信,把握方向。中国正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中美双方应该加强对话,增信释疑,促进合作。

第二,相互尊重,聚同化异。中美双方应该坚持从大处着眼,把握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总目标,认清两国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尊重彼此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的选择,善于管控矛盾和摩擦,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建设性方式增进理解,扩大共识,不为一事所惑,不为一言所扰。

第三,平等互利,深化合作。中美双方应该不断挖掘合作潜力、培育合作亮点,加快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深化两军对话,共同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

第四,着眼民众,加深友谊。中美友好的根基在民众,希望在青年。中美双方应该鼓励和扩大两国人民友好往来,拓宽地方、智库、媒体、青年、社会各界交流渠道,不断夯实中美友好的社会和民众基础。

习近平指出,战略与经济对话和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是中美之间参与部门最多、讨论议题最广的重要平台。希望双方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深入沟通、相向而行,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注入更多正能量。

习近平最后强调,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一种使命和责任。让我们用积土成山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携手推进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努力开创中美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书面致辞中表示,美中两国联系不断加强,经济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双方需要围绕共同利益、共同责任和共同挑战建设两国关系。美方欢迎一个稳定、和平、繁荣的中国,致力于同中方一道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加强务实合作,以建设性方式处理分歧。我和习近平主席保持着交往和沟通,以确保美中关系稳定、充满活力、富有成效。我期待着今年11月访问北京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我们应该利用本轮对话和磋商证明,美中双方决心让合作成为美中关系的主旋律。

本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分别由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和国务委员杨洁篪与奥巴马总统特别代表、国务卿克里和财政部长雅各布·卢共同主持。本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由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美国国务卿克里共同主持。(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