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五大风险点:房地产资金链或酿短期最大风险
2014-07-04 07:31:58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
分享到:
|
如果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是2014年中国经济工作的主旋律,那么防风险则是今年经济工作的和声,如影随形。 除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外,化解过剩产能所引发的金融风险逐渐暴露,房地产资金链风险应高度警惕。另外,影子银行风险和流动性错配的结构性风险也依然不可忽视。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一旦某个领域风险集中爆发,就可能对中国经济走向造成影响,甚至阻碍正在或将要推进的各项改革。以改革化解风险仍会是下半年主要路径。同时,在化解风险过程中,不仅货币当局应增加资金供给,还需要地方财政给予更多支持,更多细化组合拳政策值得期待。 隐雷 经济转型期存在五大风险点 今年以来,经济增长压力较大,改革面临两难,其中不可忽视一些潜在的风险点。6月24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经济学家辜胜阻认为,当前金融领域有五大风险点,其中之一就是房地产市场“拐点”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第二大风险是区域性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较为突出。2014年我国到期需偿还的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占债务总余额的21.89%,是偿债压力最重的一年。第三大风险是产能过剩领域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我国39个行业中有21个行业产能利用率低于75%。“去产能过程”可能形成银行不良贷款并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第四是影子银行中的金融风险。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的一项研究指出,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已经超过了G D P的40%。影子银行运作不规范、缺乏透明度给金融体系平稳运行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第五则是流动性错配的结构性风险,流动性总量过多和实体经济融资贵并存。 央行副行长刘士余也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作了题为《国务院关于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工作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稳中有忧,稳中有险,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部分领域或地区的金融风险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部分企业债务率过高、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不良贷款上升、高收益理财产品兑付违约风险上升、金融业网络和信息安全存在隐患等。” 《报告》尤其提到“督促金融机构加强对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和钢贸等重点风险领域和不良贷款快速上升地区的风险排查,做好风险防控预案。” 在过去几年,资金逐利促使金融资源大量向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及一些产能过剩的制造业倾斜,直到进入经济下行期,伴随着转型压力,风险开始暴露。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分析认为“高额的借贷成本将那些无力提供高回报率的低风险企业挤出市场。同时,那些以为房价会持续上涨的地产开发商们已从影子银行借了很多钱,但现在还贷的压力与日俱增。”这些资金引发的问题,都导致改革中的风险点开始爆发。 重点 房地产资金链风险尤需警惕 上半年将要结束的时候,房企因资金周转问题造成的倒闭现象开始出现。实际上,今年以来,处于下行周期的房地产行业资金链风险被金融机构和监管层高度警惕,因此,银行在对开发商强化前期的名单制管理外,还加强了对重点地区和领域的监控,尤其是对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这些不同承受能力的市场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异化信贷投放政策。更有不少地方银监局都给银行房地产信贷投放划上“警戒线”,有的要求占总体信贷投放比例不超过20%。 据统计,截至2013年6月,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和其他以房地产为抵押的贷款总额占各项贷款37.2%,房地产市场波动将使银行接近四成的资产承受风险。 除了银行贷款外,对于房地产这类能够承受高融资成本的行业而言,通过信托等渠道进行融资也不在少数,但是,从2013年起被媒体陆续曝光的11件信托兑付风险事件中,涉及房地产信托的最多,达到了10起,涉及的信托公司有8家。进入2014年,房地产信托违约事件也是频繁上演。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房地产信托到期量约6335亿元;同时,今年以来提前终止或兑付的信托产品中,房地产信托达28支,规模达62亿元,意在暂时规避信用风险。面对风险隐患,目前,不少信托公司都在主动缩减房地产信托发行数量以求软着陆。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认为“房地产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是中国金融业重要的业务领域。但是,确实我们应该看到,如果一个经济体对房地产的产业依赖过重,如果金融业对房地产的风险贷款暴露过多,一旦房地产出现问题,可能会对整个经济甚至对中国整个金融业造成灾难性的破坏。过去的金融危机当中,有很多都是因为房地产泡沫最后破灭,给经济金融造成重大的破坏。” 症结 经济结构不合理日渐凸显 然而,依靠房地产拉动投资和经济增长的现状还难以改变,据宏源证券测算,如果今年房产投资增速回落至15%,那么很可能将G D P下拉到6.9%这一水平。与房地产相关的建筑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交运仓储行业以及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都将在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房地产风险已成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难题。对于金融市场而言,“一旦房价急速下跌,债务违约将不可避免。由于很大一部分影子银行的资金是正规银行通过各种手段放出去的,这很有可能导致金融行业的连锁反应。”姚洋指出。 近年来,逐利资金的“击鼓传花”游戏推高了实体企业融资成本,同时,也让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领域占据了大量的金融资源。多位业内专家认为,中国钱最多也最贵,正是因为融资链条被拉长,在经济下行期,债务风险将因为资金期限错配而逐渐暴露,金融机构“去杠杆”压力和增加资金投放难以平衡。 同时,据《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了解,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受当年互保、联保借贷模式的影响,如今置身于互保链风险中的企业,资金链也大都难以为继,背负巨额债务的企业拖累为其担保的企业,这种状况屡见不鲜。尽管地方政府已出手化解危机,但也正因债务违约蔓延,不少原本能维持经营甚至有一定发展的企业都被迫关门,这种风险还将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持续下去。 “产能过剩行业信贷投放普遍压缩。在经济下行期,经营状况平稳的企业尤其是民企,都不再主动接订单,因此对银行贷款需求量不大,而一些负债率高的企业,银行又会谨慎放贷。所以,虽然银行资金充裕但很难找到能投放贷款的好项目。”银行从业人士普遍有类似的感受。 对策 财政政策有望发挥积极作用 今年二季度,定向微调政策已经启动,包括引导资金向小微“三农”行业倾斜。这表明,政府正在尝试通过政策引导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在财政方面,上海、浙江、深圳等10个省市启动地方政府发债“自发自还”试点,对债券进行“三六九等”信用评级等。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将研究赋予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融资权限,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将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政府预算统一管理。” 不过,从《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了解的情况来看,一些改革措施和政策尚未细化,因此地方操作上存在困难“地方债风险集中地区并非省级政府融资平台,而是地市级和县级,但由于财政针对地方债务问题的政策没有细化,所以地方融资平台化解债务风险的压力实则高于市场预期。”东部地区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高层透露。 业内普遍认为,今年,应该有更多的地方财政支持来化解风险,同时缓解经济增长和转型的矛盾。在浙江台州地区,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促进当地机械制造业企业转型,包括鼓励购买升级高端机械设备,以及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销售的投入。 市场期待财政金融的政策组合拳。同时,业内判断,在今年下半年,影子银行风险将逐步得到化解,与之相伴的是,还有可能出现一些债务违约状况。产能过剩所引发的金融风险将在经济转型期间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而房地产行业资金链风险则将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不断被重新审视,最终将在整个改革的大背景下,让中国经济增长摆脱房地产行业的过度依赖。记者蔡颖 |
相关阅读:
- [ 07-01]中国经济网:福建省直机关表彰198名优秀共产党员
- [ 07-01]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已企稳 日本或中招世界杯魔咒
- [ 06-30]中国经济遇最冷寒冬,企业必须有一项冲向第一
- [ 06-30]中国经济向新增长模式转型
- [ 06-27]李克强:以产业转移促进中国经济提质升级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