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扬州一对百年汉白玉石鼓莫名失踪 每只三百斤(图)

2014-07-03 22:39:00  来源:扬州晚报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目前户主悬赏万元征集有效线索 专家:民间老物件亟待重视保护

  吉先生家的老石鼓 (网友供图)

  户主发帖悬赏征集线索 (截图)

昨日早上6时多,高邮一读者来电称,高邮市区蝶园广场西侧附近,一老宅门前的一对重达600斤的老石鼓,夜间突然失踪了。眼见老宅传家宝被偷,老宅主人赶紧报警。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其家人也在网上悬赏1万元征集有效线索。

早上一开门

门前一对老石鼓不见了

昨日早上6时多,高邮市区蝶园广场西侧附近一老宅的主人打开门时,发现门前的老石鼓不见了踪影,一家人顿时吓坏了。

昨日,记者联系到了石鼓的主人吉先生,他表示,万万没想到,这么笨重的石鼓也有人惦记。据其介绍,事情大约发生在昨日凌晨1时许。“家人被狗叫声惊醒,当时没想到是有人动老石鼓的心思。”吉先生说,当时以为是夜间赶路的居民惊扰了居民家的狗,就没当回事。

凌晨5时许,吉先生的岳父起床推开大门时,才发现家门口的石鼓不见了踪影,赶忙把家人都喊了起来。

起初,一家人以为有人在开玩笑挪到家附近了,可是屋前屋后寻找了多遍,也没有发现石鼓的影子。无奈之下,吉家人只好向高邮110报警求助。高邮警方接到报警后,迅速赶至现场调查。

有百年历史

户主悬赏1万元征集线索

据吉先生称,这对石鼓是汉白玉材质,每块高约80厘米,厚约35厘米,上面刻有麒麟等图案,是祖辈流传下来的,至少有100多年的历史,家人当成“传家宝”,一直摆在门前。吉先生说,去年有人找上门来,要出5万元买这对老石鼓,但被家人拒绝了。说到门墩的重量,吉先生说,每只门墩至少有三百斤重,一两个男子汉是难以顺利搬走的。

“传家宝”遭窃,吉先生的岳父又气又急,心情更是一落千丈。为了尽快找回,吉先生特地向外界悬赏1万元征集破案线索。昨天上午,他还将这条消息发布到高邮盂城驿论坛上,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热议。网友“夏日私语”留言:“这个都有人偷呀?”网友“哦咔咔哇嘎嘎”跟帖:“没素质啊,会不会是拾荒的人呢?”

“只要有人提供可供警方破案的最有效线索,我会兑现承诺。”吉先生表示。

老宅门构件

多为民国前的大户人家使用

扬州文化学者史明称,石鼓也称抱鼓石,是以前老宅门构件的功能产物,它是依托功能施以装饰的石制构件,起着围护大门、壮主人威势以撑门面的作用。

“扬州一些大户人家的老宅,大多有这样的石鼓摆在门前。”史明表示,门前石鼓多是民国以前的老宅会有,彰显着等级门第,有些老石鼓因雕刻精美,不仅有一定的民俗文化价值,还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史明觉得,吉先生家的老石鼓不翼而飞,可能是有人看中了其材质和艺术价值,将其盗走。

昨日记者查询发现,不单单是扬州,外地也有不少地方出现老石鼓被盗事件。如浙江镇海三百岁石鼓被偷,被毛贼贱卖三万元,后流落花鸟市场。据业内人士估计,这是一对苏式太湖石石鼓,一面是高浮雕三狮戏球,另一面是浅浮雕缠枝龙,价值在10万元以上。记者 孟俭

【声音】

民间老物件亟待保护

采访中史明表示,若这对老石鼓如居民所说有上百年历史,那就称得上是“野外文物”。他表示,在扬州,上百年乃至几百年的石鼓,散落在民间的比较多。“扬州历史上的辉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产生了不少有历史价值的民间文物。”史明说,“不仅仅是石鼓,扬州还有一些老井的井沿也被偷过。”史明表示,这说明老物件的文化艺术价值已开始渐显收藏气候,导致一些人动了邪念。

昨日,记者就高邮民宅老石鼓被盗前往市区老城区探访时,部分居民表示,最近这两年,常有一些文物贩子在老城区转悠“淘宝”。

“我们巷子中的那个古井沿,就曾有人打听卖不卖。”居民陈先生说,居民们表示不卖后,一个星期不到,古井沿就不见了踪影。陈先生猜测,可能是文物贩子偷偷盗走,转手贱卖了。

随着岁月的流逝,不少散落民间的老物件等价值也越来越大,如何保护则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史明也认为,民间文物的保护与安全工作,确实有一定滞后,急需挖掘和加大保护力度,让更多民间文物得以传承和保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