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央行上半年“微刺激”促经济复苏 预计政策倾向宽松

2014-06-30 07:35: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陈玮  
分享到:

多项宏观数据转暖向好微刺激政策见成效

在经济微刺激政策之下,汇丰制造业PMI数据转暖。汇丰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预览指数为50.8,6个月来首次升至荣枯线以上,并创下了7个月新高,今年以来首次回到荣枯线以上。其中,产出、新订单、新出口订单等7个指数6月均环比上升,进入高于50扩张领域的有6个,与此同时,就业指数也表现企稳。联系到此前5月中国官方和汇丰制造业PMI双升的趋势,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下行趋势止步,“微刺激”初见成效。

分析人士认为,这主要受益于政府前期推出的“微刺激”政策显效。结构性减税、扩大财政支出和基建投资、定向降准等,对实体经济起到了支撑作用。

财经评论人郁慕湛认为,6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重返荣枯线之上,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宏观调控层在今年3月底4月初决定的棚户区改造、铁路建设和对小微企业优惠的三项经济推进措施,刺激了中国经济最低层部分活跃起来。第二次定向降准配合这些微刺激措施在金融货币上能得到了具体落实。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指出,数据显示国内订单和外部需求重返扩张区间,去库存加速,就业指标企稳,经济“转危为安”。随着微刺激措施逐步见效,未来几个月投资和出口有望持续改善。

除了PMI数据外,社会用电量、新增贷款以及消费等多项经济先行数据均展现了经济转暖的态势。

其中,用电量被称为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用电量增速比4月份提高0.7个百分点。1-5月,全国社会用电量累计216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此前我国社会用电量增速处于连续下滑状态,4月的社会用电量增速更是2013年4月以来的最低月份。

此外在我国的用电结构中,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0%,重工业又占工业用电的60%。从5月份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全国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5%,重工业同比增长5.9%,环比都有改善,这直接反应出经济发展逐有所回暖。

5月份新增银行贷款也超预期,规模达到8708亿元,同比多增2014亿元。与此同时,5月出口、投资、消费均呈相对平稳态势。

2014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5%;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4%,环比下降0.1%。对此,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原副院长曹和平在接受中新网财经频道采访时表示,基本可以判断经济在缓慢恢复向好,中国经济“双喜临门”。

对于经济先行数据的全面回升,多家机构认为,尽管经济下行风险仍存在,但中国经济或已经触底,中央祭出的一系列微刺激政策,以及经济结构调整也开始初见成效。

专家普遍看好经济走势预计政策倾向仍宽松

“尽管政策微调尚不足改变整个经济发展的轨道,但这些政策将有助于提升市场情绪并使得经济增长进一步企稳。”澳新银行研究报告指出。

高盛高华中国宏观经济学家宋宇认为,5月和6月汇丰PMI数据的上升为近几个月官方数据所反映出的实体经济环比加速的走势提供了独立佐证。经济环比增速的反弹是受到国内政策立场放松和外需走强的共同推动。预计政府将在未来几个月保持宽松的政策倾向。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认为,目前的微刺激将会持续一段时间,接下来的重点是要抓相关政策的落实和执行。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表示,在房地产调整见底回升之前,政策刺激下的上升动能将与房地产下行动能相抗衡,目前还没有出现趋势性变化。短期需求管理政策不能松劲,推进改革以改善供给面效率才是经济出现趋势性变化的最大希望。

6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大长江经济带投资,政策通过基建稳增长意图明显。业界认为,随着房地产下行风险继续释放,基建投资仍是对冲房地产下行风险的主要工具。

上海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胡月晓认为,前期两次定向降准、小企业税收征收调整、简化审批等微刺激政策效果未来仍会持续体现。

“现在出口相对稳健,采购经理人指数上升内含了固定增长投资上升,再加上政府微刺激的连续作用,以及最近的定向降准。我认为,今年经济保7.5%以上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曹和平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中新网金融频道)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