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际> 国际要闻 > 正文

俄乌“斗气”再升级 价格导致谈判失败暗含政治较量

2014-06-17 07:13:26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徐家傲 李艳  
分享到:

6月16日结束的俄罗斯、乌克兰和欧盟三方天然气问题谈判再次无果而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在随后发出的通报中称,从莫斯科时间16日上午10时开始对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实行预付款供气机制。这意味着乌方如不付款,俄罗斯将暂停对乌供气。长期困扰俄乌关系的“斗气”风波,此次是否将使双方走向决裂?又将对地区经济和地缘政治产生何种影响?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价格之争导致谈判失败

6月15日晚,俄、乌、欧代表展开谈判,自5月2日在华沙开启首轮三方谈判以来,三方迟迟不肯在天然气价格问题上妥协。此前数轮谈判乌克兰坚持俄罗斯对其供气价格应为最初的协议优惠价每千立方米268.5美元。俄方则认为执行优惠价的两个前提都已不存在,与供欧天然气价格相当的每千立方米385美元的价格对乌来说已经是很公平了,而且这一价格也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乌制定的天然气指导价。

乌能源部长普罗丹在谈判中表示,乌方能够给出的妥协价格最高是326美元。但这距离俄方的要价仍有近60美元的差距。欧盟方面提出建议,让乌方16日先行支付俄方10亿美元的天然气欠款,随后在年底前分6次付清剩余款项,而未来供应的天然气则应按时付款。此外,欧盟还对俄供乌天然气提出了两季价格的建议,冬季执行每千立方米385美元,夏季则为300美元或更高些。

对于这一折中方案,俄方表示坚持此前的立场,要求乌方偿还20亿美元欠款。16日10时过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以下称俄气)发布公告称,由于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以下称乌油气)拖欠的债务达44.58亿美元,而且6月份的气款也没有支付。从16日起,乌方只能按付款额获取俄罗斯天然气。

对于持续数月的俄乌“斗气之战”,面临天然气短缺问题的乌克兰和欧洲已经有所准备。乌油气总裁科博列夫日前称,有欧洲企业愿以每千立方米325美元的价格向乌出售天然气。乌方还声称在今年10月前可依靠国内开采满足需求,并有机会从波兰和匈牙利获得反向供气。欧洲方面也一直在寻找替代俄能源的方法,以求进口渠道的多元化。但是欧洲知名智库欧洲政策中心政策分析师阿曼达·保罗对本报记者说,如果“断气”持续到冬季,欧洲就会出现2009年那种能源短缺的窘境。

“斗气”风波暗含政治较量

俄罗斯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古谢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俄乌“斗气”的根源除了经济利益外,更多的还是政治考量。古谢夫认为,对俄来说天然气是与乌博弈的关键砝码。俄不希望跟乌克兰,甚至西方国家的关系陷入僵局,任何一个孤立自己的做法都不是明智的。古谢夫指出,在三方天然气谈判的同时,关于解决乌东南部冲突和平计划的谈判也在进行。俄需要一个稳定的乌克兰,因此在天然气方面施压,也是有意迫使乌当局考虑俄方建议,特别是停止在东部的军事行动。

进入6月以来,乌东部紧张局势持续升级。古谢夫认为,天然气谈判以及和平计划的磋商是俄乌以及西方努力实现利益均衡,达成各方妥协的重要途径。尽管当前俄暂停对乌供气,但这只是对乌的一个严厉警告。如果下一步乌方态度有所缓和,相信各方对话的机会仍然存在。

阿曼达·保罗对本报记者说,如果俄罗斯一直坚持不接受欧盟的建议,长期中断供气,势必恶化俄罗斯与欧盟关系,引发欧盟对俄更加严厉的经济制裁。“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虽然乌克兰多次要求欧盟对俄罗斯采取强硬制裁措施,美国也竭力劝说欧盟要强硬,但欧盟一直比较谨慎,将根据俄方新的举动来决定下一步方案。”

俄乌谈判大门仍未关闭

不过在欧盟看来,俄乌天然气谈判尚未走到尽头。参与谈判的欧盟委员会能源事务专员厄廷格表示,“对解决俄乌天然气争端还抱有希望,争取尽快撮合双方再次坐到谈判桌前。”也有分析认为,虽然俄对乌展示了强硬姿态,但俄没有宣布中止谈判进程。

在俄乌天然气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候,欧盟积极居中调停。欧盟之所以不辞劳苦愿意为俄乌“斗气”“灭火”,主要是因为担心天然气危机会殃及自身。欧盟国家约1/4的天然气从俄罗斯进口,其中约80%经由乌克兰输送。尤其2009年俄乌“斗气”牵连到了欧盟,多个欧盟成员国出现取暖用气短缺和供电困难,对欧洲多国生产和民众生活形成严峻威胁。

当地分析认为,“斗气”各方要保全自己的利益,最好的方式还是找到妥协解决问题的办法。俄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康德拉季耶夫对本报记者表示,乌克兰约70%的天然气需求依靠俄出口,短期内不可能实现燃气自足。而欧洲很难找到比俄天然气性价比更高的气源。虽然俄宣布暂停对乌供气,但谈判的大门仍未关闭。“只要乌愿意付款,双方仍有商讨的余地。”

(本报莫斯科、布鲁塞尔6月16日电)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