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江西夺刀少年能下床行走 称靠考试选学校更公平

2014-06-13 08:21:5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6月12日,“夺刀少年”柳艳兵在护士和家人的搀扶下下床行走。  魏本貌 郝士芳摄

6月12日,“夺刀少年”柳艳兵在护士和家人的搀扶下下床行走。魏本貌 郝士芳摄

6月12日下午,江西宜春“夺刀少年”柳艳兵被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全国首个“中华见义勇为楷模”称号。

同日上午,因见义勇为受重伤的柳艳兵和易政勇,在医护人员搀扶下已经能够下地行走,但仍无法独立行动。

5月31日,江西宜春市区至袁州区金瑞镇一辆公交中巴车上,一名歹徒将高三学生柳艳兵及其同学易政勇等5名乘客砍伤。当歹徒继续举刀伤及更多乘客时,柳艳兵不顾自身被砍剧痛,上前夺下了歹徒手中的刀。

两位少年均能下床行走

走进宜春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花篮摆满了柳艳兵、易政勇病房外的走廊。站在病房门口的护士和家属,不时劝阻着前来探望的人们。

躺在病床上的柳艳兵头上仍然缠着纱布,他慢慢地低声说:“现在主要是头疼头晕,能被搀扶着下床走几步,上厕所还得在床上。”

聊了20来分钟,护士就善意提醒记者尽快结束采访,“要让他多休息睡觉,这些天来关心慰问的人太多了,一直没有休息好。”

来到隔壁易政勇病房,病房里的空调让人感觉有些凉。“我全身还是没有力气,感觉浑身有些发热。”易政勇声音很轻地说着,有时还得靠近才能听清楚。“现在身体状况越来越好,家里人扶着能够起床一小会,这两天开始吃一点东西,营养主要靠点滴。”

各界“点赞”英雄事迹

柳艳兵、易政勇见义勇为的事迹报道后,众多网友为两位少年的“勇敢”点赞,称他们为“最美考生”。

因伤重无缘今年高考后,江西省教育考试院迅速向教育部汇报。6月8日,江西省教育厅总督学汤赛南一行,代表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看望慰问了柳艳兵和易政勇。“我们将使用高考B卷,在他们身体康复允许考试的情况下,对他们实现单考单招。”汤赛南表示,江西省教育厅正在着手制定相应考试招生方案。据悉,这是江西省首次在高考中实行单考单招。

获悉柳艳兵、易政勇见义勇为英雄事迹后,江西省委书记强卫、省长鹿心社作出批示,要求卫生部门积极救治,让他们早日康复;要求教育部门积极帮助创造条件进行高考补考,帮助他们圆大学梦;要求报道好、宣传好英雄事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好人好事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6月11日晚,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姚亚平来到病房看望柳艳兵、易政勇,并分别送上鲜花和慰问金。姚亚平表示:“党委、政府和医院非常重视你们的伤情,安排了最好的医生、最好的医疗条件,希望你们安心养伤,把身体养好后好好复习功课。”

“两位青年可以考虑参加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招录考试,只要身体测试通过就有望公派赴美参加直升机飞行训练,成为我国第一批救援直升机飞行员。如测试未能通过,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也非常愿意录用两位勇敢的年轻人作为飞行技术保障人员,参与到紧急救援工作中。”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常务副总干事陈平11日看望柳艳兵、易政勇后诚挚发出邀请。

目前,两位“夺刀少年”已受到多所高校青睐。已有清华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向两位少年伸出橄榄枝,愿助他们圆大学梦。

期待考场展实力

“很高兴能有一次机会再次高考,这等于和同学们一起高考。”柳艳兵、易政勇表示。

宜春市人民医院雷鸣医生表示,目前他们还是要以休息治疗为主,不能开始复习备考。而母校宜春三中已做好准备,待他们身体基本恢复后,学校将派出高三骨干老师进行专题辅导,还派出心理老师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尽快恢复到迎考状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们复习好、发挥好。

“等身体恢复了我要努力复习,到时候报哪个学校还得看考试成绩。”柳艳兵表示,“不管以后怎样,我一定完成好自己的人生答卷。”

“我觉得单考单招更加公平一些,自己还是要到考场上,这才能衡量出自己的真正实力。”易政勇态度坚决。

“对见义勇为者实行单考单招,是在程序公平和社会正义之间寻找到契合点。在身体康复允许的情况下,组织他们单考单招,这样有利于甄别学业水平,让学校选择他们,让他们选择学校,最终让他们到一所适合学业水平的学校就读,这是对他们见义勇为精神最恰当的褒奖。”宜春市教育局总督学余兆辉评价道。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