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全国大部省份结束2014年高考 多地高考模式微调

2014-06-08 17:49:35 综合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中新网6月8日电综合报道,伴随着6月8日下午英语考试的交卷铃声,除个别省份有其他安排外,全国大部分省份结束2014年高考。在过去的两天里,高考成为网络讨论的第一话题,各地高考题目或褒或贬引发众议。而多个省份的高考模式微调,也为高考改革作出初步尝试。

2014年,中国参加高考的报考考生人数为939万人,较上一年增加27万人。教育部日前对外公布了2014年全国高校招生计划,全国高校计划招生698万人,其中本科363万人,高职(专科)335万人。

众说纷纭的高考作文

每年高考,最被广为讨论的就是各地的作文题目。一方面,语文是两天高考的第一科;另一方面,就如网友所说“也想讨论天文地理三角函数,可当年走出高考考场那一刻,就已经还给老师了。”

根据统计,今年高考作文流行“看风景”。其中,湖北卷的作文素材是“一群人上山看风景”;辽宁卷的作文素材是“祖孙两人坐在山上看风景”;而山东卷的作文素材是“透过窗口看风景”。

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延续了多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思路,多是一个情境引出哲理,竭尽全力让考题变得“耐人寻味”。他最欣赏天津卷的高考作文题“卖菜老太装智慧芯片”。

今年北京高考首次出现10分的“微写作”:给考生三个选择,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作答,字数不超过150字。这种新颖的形式,让网友联想到近年来流行的微博、微信等微写作,与当下网络流行契合。

部分省市尝试高考微改革

除了北京的“微写作”,山东、重庆等地的高考题目也较以往有了新的特点。

今年山东文理综合在考试模式上有比较大变化,取消了之前延用多年的“3+X+1”中的这个“1”,也就是基本能力测试,改为“3+X”。“3”就是语文数学外语,X是文理综合。

而关于英语高考的改革,重庆走在了前面。与往年相比,今年重庆高考的一大变化就是英语考试科目的听力部分已由一年两次的PETS-2替代,因此今年的英语考试时间比以往缩短20分钟,仅为100分钟。

2014年,“异地高考”的覆盖面扩及28个省份。随着“异地高考”的实施,河南等劳务输出大省高考人数出现下降,而劳务输入大省高考人数出现上升。2014年,广东是中国高考人数最多的省份,达75.6万人,同比增加2.6万人。“异地高考被认为是近年来政府推进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

不少专家把2014年称作中国教育改革元年,从教育部到各省区市,相继出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规范教学过程、治理择校、改革考试评价制度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

高考中的遗憾面孔

6月7日高考进行时,江西宜春高三考生柳艳兵却头缠纱布躺在病床上,不能参加高考。5月31日,柳艳兵在客运班车上与持刀歹徒搏斗受伤。7日,宜春市综治委已正式授予“夺刀少年”柳艳兵“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江西省教育厅证实,教育部对柳艳兵及其同学易政勇的行为表示赞赏,并表示待他们身体康复后,将为他们组织单独考试。据悉,目前已有一些高校向柳艳兵伸出“橄榄枝”,愿助其圆大学梦。

不过,另外一些错过考试的考生,可能就要重头再来了。每年都有因为迟到错过考试的考生,7日下午3点,高考数学科目正式开考,山东日照一考生却误将开考时间当成4点,3点20分才到达考点。因为迟到,这名数学成绩优秀的考生被拒之门外。

与记错考试时间的考生的遗憾相比,另一些考生将面对的是更为严苛的惩罚。7日,济南警方在高考考场将18名学生替考考生抓获,组织者王某也被当场控制。这些“枪手”都是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他们伪造考生准考证,事先准备指模,开考后冒充考生进入考场。

高级别安保史上最严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高考安保工作可谓史上最严,各地均在考场布置大量警力,有的荷枪实弹,有的起早贪黑不间断巡逻。

北京警方在高考期间启动高等级防控方案,警方最大限度将警力摆上街面,处突车首次停靠考点,防暴警察持枪巡逻,重点地区、重点路段增加武装特警持枪巡逻值守密度。在一个考场外,一辆闪着警灯的武装处突车停靠在路边,两名民警配枪上岗。车外,一名民警腰挎转轮手枪,另一名手持防暴长枪的民警为了避免考生产生紧张情绪,则守在了车内。

而在山东聊城,出入校门的人员,必须接受门卫的例行检查,而且不能携带任何工具(车辆)进入校园,同时禁止进入校园捡拾、收购废品、垃圾。对于强行进入校园的人员,按暴恐分子现场处置。(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