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最高人民法院:公证员不能作为公证侵权诉讼被告

2014-06-04 09:20:18 周斌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黄晓夏  
分享到:

统一法律适用平衡各方利益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副院长薛文成认为,司法解释至少有以下三方面亮点:统一了法律适用标准,避免了裁判冲突;明确了公证机构侵权赔偿责任的过错判断标准;创新了公证机构民事赔偿责任的承担方式。

近年来,随着公证越来越多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公证机构屡屡被诉至法院。对公证机构的性质、公证行为是否可以承担、如何承担责任等等问题,不同法院的裁判时有冲突。

“司法解释的及时出台,将有效统一涉及公证机构侵权赔偿诉讼的法律适用标准,为进一步规范公证事业的发展,更好维护当事各方利益,起到毋庸置疑的积极作用。”薛文成说,司法解释明确对当事人要求变更、撤销或者确认公证文书无效等诉请不予受理,有效改变了以往因对公证文书的性质认识不同,有的法院受理,有的法院不受理,有的按民事诉讼受理,有的作为行政诉讼受理的混乱局面。

薛文成指出,司法解释结合公证机构的工作特点,以列举和概括相结合的方式,为认定公证机构过错提供了明确的判断标准。公证机构存在泄露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隐私等直接违反职业准则、拒不纠正存在错误的公证书等未尽及时补救义务、为不合法事项出具公证书等未尽审慎义务三种情形的,都可以被认定为有过错。

对于司法解释明确,在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申请公证致使公证书错误并造成他人损失的情况下,公证机构在其未尽审核义务的过错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薛文成认为,这一创新举措,对公证关系各方当事人来说,是一种合理的利益平衡。

“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骗取公证文书的当事人,在现实中往往责任财产不足,不能保障受到侵害方的利益切实得到赔偿。而公证机构是法定证明机构,在审核材料方面有专业优势,应当依法履行核查义务,不能对虚假证明材料视而不见,任由损害发生或者扩大。”薛文成说。

完善公证救济制度重要举措

北京市公证协会会长、北京市长安公证处主任周志扬认为,司法解释的出台正确界定了公证机构和审判机构之间的分工,是完善公证救济制度的重要举措。

他分析说,公证机构作为国家授权的、行使司法证明权的专门机构,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书,人民法院有权决定是否采信,但无权撤销、变更其内容。司法解释充分重视公证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将公证机构应承担的救济方式和法院应承担的救济方式区分开来,由公证机构自己负责解决与公证书有关的更正、撤销和效力否定问题,由法院负责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争议问题,体现了法院对公证文书的尊重,也为当事人选择权利救济方式指明了路径。

审判实践中,因为公证失误,如在办理委托售房的委托书公证过程中未能识别“假人”,导致涉案房产被出售,有的公证处被法院判决免责,有的部分赔偿,个别判决甚至全额赔偿。

“在信用缺失的客观环境中,对于恶意诈骗和造假,无论公证机构怎样加强审查,都很难从根本上完全避免出现过错。”周志扬说,沉重的赔偿责任导致很多公证机构大大调高了办理此类高风险业务的门槛,反过来使得大多数诚实守信的当事人被迫付出更多成本和辛劳。

司法解释区分尽到审查、核实义务的情况和未尽到审查、核实义务的情况,并将公证机构因为过错承担的赔偿责任界定为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周志扬表示,此举一方面厘清了在欺诈取得公证书的情况下欺诈人及公证机构承担责任的限度,另一方面明确了权利受到损害者主张赔偿的对象和顺序。

“针对实践中存在的‘知假用假’行为,司法解释明确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明知公证书不真实、不合法而仍然使用所造成的损失,公证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周志扬说,如此规定将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当事人与他人串通致使公证机构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情况的发生,对于正确界定各方责任,起到了一锤定音的积极效果。(记者周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