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际> 国际要闻 > 正文

中企投资近1亿美元在美国最贫困县建厂

2014-06-02 07:42:45 吴成良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晨 李艳  
分享到:

 

 

驱车沿着美国阿拉巴马州五号公路,记者行至一个名叫“松山”的小镇。林木掩映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美国国旗迎风飘扬,旗帜旁,一座崭新的工厂引人注目,这就是中国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龙集团)投资近1亿美元兴建的大型铜管厂。当地时间5月28日,工厂竣工投产,结束了方圆几个县市近半个世纪没有新建一家制造工厂的历史。当地政府与民众一起,欢庆“金龙”工厂的诞生。

投资兴业——

改变当地没有像样工业状况

位于美国南部的阿拉巴马州经济相对落后,金龙铜管厂所在的托马斯维尔市威尔科克斯县是全美有名的贫困县,其居民家庭收入全美最低,失业率则为全美最高。当地人说,“乡土风情”是这一地区最大的特色,但也反映出当地经济落后的现状。当地的主要产业是林业,路上不时驶过的货车,拉的大都是木材。

2011年初,金龙集团宣布在当地建厂。经过3年多的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制造工厂拔地而起。金龙集团董事长李长杰表示,建立这家工厂,第一是发展经济,第二是解决就业,在今年底一期工程满负荷运转后,将来还要建二期、三期,最终将为当地创造500个就业岗位。

阿拉巴马州州长罗伯特·宾利感谢金龙集团选择了威尔科克斯县。他告诉本报记者,自从1967年以来,当地就没有新建过一家像样的制造工厂,盼望这一天已经盼了3年多了。“金龙集团带来了重要的机遇,这个全美最贫困地区的500个家庭得到了开启更美好生活的机会。”

对于威尔科克斯县工业发展局官员吉姆·艾默生来说,这座工厂的建成意义深刻。他告诉记者,在农耕时代,当地经济走在了前面。但是,进入工业文明以后,威尔科克斯县被抛在了后面,“金龙”及其带来的先进技术,“把我们带入了21世纪,从农业社会进入了工业社会”。

自出任阿拉巴马州州长伊始,宾利就把创造就业视为重中之重,表示在全州实现失业率下降至5.2%之前,不拿一分钱工资。上任第二天,宾利就与金龙集团赴美考察团会面,最终商定厂址选在阿拉巴马州,该项目成为宾利上任后的第一个招商引资项目。

威廉·奥斯本是金龙铜管厂的一名当地员工,他的家距离工厂只有10多分钟车程。2012年,奥斯本失业,金龙集团的到来让他在失业一年多后重新找到了“饭碗”。奥斯本的再就业,是“金龙”造福当地的一个实例。今年1月,宾利邀请奥斯本参加其2014年州情咨文演说,现场还特别提及了金龙集团和奥斯本再就业的事例。

同奥斯本一样,与记者交谈的金龙铜管厂员工都表示,在这儿工作“非常开心”。他们见到记者,会主动用中文“你好”打招呼。记者注意到,安全帽上同时印有他们的英文名和中文名。

阿拉巴马州联邦众议员特妮·休厄尔在金龙铜管厂开业庆典上兴奋地说,“金龙”的投产,是阿拉巴马州重要的日子。她说,威尔科克斯县之所以落后,是因为没有好的资源和机遇,现在这两者都有了。她希望金龙铜管厂员工努力工作,不断提高技能,促进工厂取得更大成功。“金龙集团做出了投资,我们也应该兑现承诺,这将是一种伙伴关系。”

分享机遇——

中美两国投资合作日益拓展

据悉,金龙铜管厂是中国企业在阿拉巴马州的第三个投资项目,也是最大的一个。该项目投资额近1亿美元,设计产能为年产6万吨精密铜管。产品主要用于空调、冰箱等制冷行业,将向金龙集团在美国的战略伙伴和其他客户供货。

事实上,这也是中国企业在美国最大的绿地投资项目之一。李长杰介绍说,这是金龙集团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是继2008年在墨西哥建厂之后,集团在海外建设的第二家工厂。

“在阿拉巴马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金龙集团决定在该州建厂。”李长杰所说的“支持”,是阿拉巴马州政府提供的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比如,根据建厂进度给予现金补助;建厂用地费用优惠;当地政府提供工人培训,并专为工厂建设一座变电站和一座横跨铁路的通行桥……该公司负责人还告诉记者,他们敢于在当地投资,更重要的是公司具备技术优势。作为全球最大的制冷行业铜管制造商,金龙集团拥有100多项专利技术,其生产设备、核心模具都是中国本土制造的。

“金龙”的故事,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故事,也是美国民众分享中国机遇的故事。这样的故事现在越来越多。阿拉巴马州托马斯维尔市市长谢尔登·戴尔对本报记者表示,任何国家只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其本土企业都会走出国门,与国际市场对接,中国也正在这么做。他表示,美中两国的投资合作日益拓展,希望引进更多中国公司,与中国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当前,中美投资正在进入一个新时期。有专家估计,今年中国对美国的投资额很可能超过美国对中国的投资额。虽然中美之间存在一些经贸摩擦,但这些并未影响美国地方政府争抢中国投资的热情。本报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越是美国偏远的地方,对中国投资显示出的热情越高,心情也更加迫切。

(本报美国托马斯维尔市6月1日电)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