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两聋哑人涉暴力胁迫残疾人乞讨 嫌犯供妹妹上大学

2014-05-23 09:10:23 季苏平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很多人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比如说地铁、商场或者是在机场等一些公共场合,有人会突然在后面拍一下你,等你转过身之后发现可能是一个男孩或者是一个小女孩,拿着一个卡片或者是钥匙链冲你比划着,但是他们不能说话,这个卡片上写着"我们是聋哑人,这个钥匙链或者是卡片我们手工制作的,希望您能够购买献爱心"之类的。

如果你可能有一些迟疑的时候,这些男孩或女孩可能还会拿出残疾证来证明一下自己确实是聋哑人。面对着这样一种沉默的乞求可能也不好意思说不献出这一份爱心。但是我们都很好奇,卡片上写的那些内容是不是真实的?而这样的爱心又是否真的能够帮助这些需要的残疾人呢?昨天,北京朝阳法院审理的一起特殊的案件为我们揭开了很多答案。

去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一场斗殴揭开了一个秘密:在这个世界著名的空港里有人在进行所谓的"献爱心"聋哑人乞讨,并为了争地盘而大打出手。而在公诉人掌握证据来看,这些乞讨是有组织的。

公诉人:该组证据能够证实该乞讨团伙的层级管理情况,其中王志刚、于东东处于组织管理地位,负责管理所有残疾人,提供传单,收取乞讨钱财,发放低额生活费以及租赁房屋等。张志国在王志刚的示意下,负责监督冯兆明、邓琼用,冯兆明、邓琼用分别管理数层残疾人,负责监督乞讨和收取乞讨钱财等。同时该组证据还能证实,王志刚、于东东要求乞讨残疾人定期缴纳规定数额乞讨所得的事实。

在这个神秘组织中,普通的成员,每天只能获得20多块钱的生活和交通费用,而绝大多数讨来的钱被交到组织“老大”的手里,有的老大每个月能收入10多万,出行都坐飞机头等舱。公诉人表示,老大为了能把钱上缴,不仅没收身份证,还用打骂等方式胁迫这些聋哑人。

聋哑人:在石家庄被冯兆明和于东东打或罚站的时候,王志刚一般都在现场看着,他坐在椅子上抱着胳膊看着我们,抽着烟对我们说,我们都要好好工作,于东东把我身份证和残疾证收走了,说他来帮我保管,后来找于东东要过好多次,于东东都不给,到现在都没有拿回自己的身份证。

那么这些老大究竟是何许人物呢?犯罪嫌疑人王某某和于某某都是30岁左右的聋哑人,特别是于某某,一个白白净净的瘦弱女孩很难让人联想到“老大”。对于组织残疾人乞讨这样的罪名,王某某和于某某都不认同,他们坚持没有打人,大家就是朋友。

公诉人:你对其他的残疾人有实施过殴打等行为吗?

王某某:没有,我真的没有,说我打,我心里非常难受,我没打人。

公诉人:那收他们的身份证了吗?

手语翻译:对,他收了残疾证了。

公诉人:身份证呢?

手语翻译:他说没有,就他们住那澡堂子,把那身份证给他们了。

这场庭审异常艰难,原因就是聋哑人必须通过翻译老师与人交流。正是因为与正常人的交流存在障碍,聋哑人之间非常容易建立起强烈的信任感,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特别容易被欺骗,特别容易被控制。手语翻译老师透露:

手语翻译老师:因为社会上他找不着工作,所以他就相信这些聋哑人,说给找工作他们就特别高兴,所以来了。来了以后交了身份证了,他肯定得要训练,这样的话他们就非常听他的话,这个头对他们听话的人都特别好,给吃的、给他钱,但给不了多少钱,给个2、30块钱,这聋哑人就知足了。

残疾人找工作非常困难,所以很多聋哑人轻易相信别人的话到北京行乞过活。在家人的心中,这些被告人都有很多很多的情非得已。被告人于某某的父母情绪激动地说,自己的孩子很难找到工作,她在北京做的也就是买卖小饰品的生意。旁听席上,一个年轻的小姑娘哭着说,姐姐于某某含辛茹苦的供自己上大学。

记者:她当时好找工作吗?

于某某父亲:不好找工作。

于某某母亲:我的女儿一分钱的收入都没有。

于某某父亲:低保也没办过,咱也不知道。

记者:她自己还有孩子是吗?

于某某母亲:她当然有孩子了,她自己要养一个孩子。

于某某妹妹:上大学的钱都是我姐给拿的。

正如公诉人所言,虽然残疾让被告遭遇相较于常人更多的困难,但是他们不应该就此从事犯罪,更不应该对和自己一样的残疾人凶残相向。与此同时,社会对于残疾人群的关爱是不是也不够呢?本案法庭将择日宣判。(记者季苏平)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