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关于严禁传播暴力恐怖音视频的通告》发布以来,公安机关重拳出击,加大案件侦破力度,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严厉打击涉暴恐音视频犯罪,各地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决心从源头上铲除宗教极端思想和暴力恐怖主义蔓延的土壤。 严厉打击涉暴恐音视频犯罪 5月20日,我区6个地州人民法院对涉传播暴力恐怖音视频犯罪案件16案39人进行公开宣判。“我区依法查处和打击一批涉暴恐音视频案件,有效遏制暴力恐怖活动的发展蔓延,体现了党和政府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决心和信心。”新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运德说。 近年来,由于受国际和周边地区环境影响,境内外利用互联网和移动存储介质传播宗教极端思想和暴恐宣传品违法犯罪现象十分突出,这些音视频灌输宗教极端思想,传授暴恐技能和爆炸物制作方法,成为暴恐案件发生的主要诱因。 为遏制暴恐音视频的传播扩散,从源头上消除暴力恐怖思想滋生蔓延的土壤,今年3月31日,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严禁传播暴力恐怖音视频的通告》。 《通告》发出后,我区各地、各部门加大了查处、打击传播暴力恐怖音视频工作力度,公安机关侦办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型媒体实施宗教极端犯罪案件226起,共打击处理232人。各地人民法院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严厉打击涉暴恐音视频犯罪,此次审理的16起案件中,被告人被依法严惩,最长刑期15年。 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表示,我区各级人民法院将进一步加大涉传播暴恐音视频犯罪案件的审判力度,对于一切胆敢挑衅人民政权、挑衅人民生命安全的犯罪,依法严厉打击,绝不手软。 认清暴恐音视频的极端危害性 我区各地法院审理宣判的16起案件充分揭示出了暴恐音视频的极端危害性。 新疆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赵丽莉分析,各地人民法院此次集中宣判的典型案件显示,暴力恐怖犯罪案件覆盖地域范围广,涉案人员多,案件涉及罪名多,涉案人员所收听观看的暴恐音视频内容旨在制造恐怖氛围,扰乱社会秩序,严重损害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影响社会稳定。 新疆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副教授陈彤说,这些典型案例的最大特点是违法犯罪与宗教极端思想相交织,宣传蛊惑与具体实施相结合。 在这些案件中,被告人卡斯木·甫拉提就是通过多次听取煽动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的宣讲,加入了暴恐组织,并通过宣扬“圣战”思想令更多的人“洗脑”,开始为实施暴恐活动做准备。被告人买买提·哈木提也是多次观看手机多媒体卡中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的视频,产生“圣战”思想,走向了非法制造枪支、预谋杀人犯罪的不归路。 “如今暴恐音视频的内容更加注重‘圣战’洗脑和暴恐技能传授,煽动蛊惑和刺激示范作用极大。”新疆警察学院副院长、教授阿不力克木·阿不都热依木表示,必须深刻认清暴恐音视频的极端危害性,严厉打击暴恐音视频的传播行为。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通告》发布后,我区各级宣传部门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短信微信平台等媒介,在全社会广泛发布、深入宣传,确保党员干部熟知、各族群众周知《通告》内容。 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表示,此次公布典型案例,彰显我区打击涉暴恐音视频犯罪,坚决维护法律尊严的决心,还希望通过警示宣传教育获得更好的社会效果,让全区各族干部群众认清暴恐音视频的危害,知晓涉暴恐音视频犯罪的严重法律后果,从而自觉远离和抵制暴恐音视频传播。 “这些涉案人员普遍年轻,受教育程度不高,均无业。”赵丽莉分析认为,要从案件中加以研判,更加注重此类群体的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不能被教唆利用,更不要成为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思想的传播者。 新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徐淳也认为宣传教育工作不可放松,他说:“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保护合法宗教活动的同时,要取缔非法的宗教活动,用合法的宗教场所和爱国宗教人士把信教群众的宗教活动导向正确的、合法的渠道,摒弃对宗教的歪曲理解和宗教极端思想。同时,还要加大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树立和强化他们的公民意识,提高法律意识,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民族观和宗教观。”(隋云雁) |
相关阅读:
- [ 08-09]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新疆暴恐分子注定要失败
- [ 05-21]新疆39人涉传播暴恐音视频犯罪 均被判有期徒刑
- [ 05-17]新疆抓获乌鲁木齐火车南站暴恐案7名在逃嫌犯
- [ 05-15]“东突”组织称对新疆火车站暴恐案负责 中方回应
- [ 05-10]新疆严打遏制暴恐音视频传播 破案226起处理232人
- [ 05-04]新疆干部群众表示,暴恐分子是各族人民共同敌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