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北京23座立交桥将完成排水改造 5成桥区可抗暴雨

2014-05-22 07:18:55 黄海蕾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昨天,记者从北京排水集团了解到,继去年20座立交桥排水泵站改造完毕之后,东直门、安定门、杜家坎等第二批23座桥区雨水泵站升级改造工程,将于今年7月15日前具备防汛功能。其中,石佛营、来广营西等9座立交桥将完成配建蓄水池。届时,北京五成桥区可抗暴雨来袭。

京华时报记者文静

排水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已经有19座立交桥配套建设了蓄水池,今年配建蓄水池的9座桥区都位于四环外。23座立交桥泵站升级改造完成后,排水标准将提高至“十年一遇”,桥区积水将不会超过30厘米。

“十年一遇”的防洪能力能否经得起考验?排水集团表示,“十年一遇”即每小时降雨量可达67毫米,通常北京的降雨量不会这么多,“十年一遇”基本够用。而且,立交桥泵站改造都将按照“50年一遇”标准进行校核。待这批改造工程完工后,北京五成立交桥将可抗暴雨来袭。

按照市政府“三年行动方案”的要求,北京排水集团综合分析历年积水严重的桥区,于2013年启动了中心城区75座雨水泵站的升级改造任务。整个改造任务分为三个阶段实施,先期改造的20座泵站已于去年底完成,抽升能力由10.7万立方米/小时提高至15.6万立方米/小时,新增调蓄能力9.6万立方米。2015年75座泵站全部完成升级改造后,预计总抽升能力由35.5万立方米/小时提高至73.1万立方米/小时,预计新增总调蓄能力14.7万立方米。

据介绍,升级改造工程将提升泵站的收集、抽升、调蓄、退水能力:一是通过新建雨水管线、增大管线管径以及增加雨水箅子等措施,强化雨水收集能力;二是通过对泵站进行抽升能力改造,以及增加潜水泵等措施,提高抽升能力;三是对有建设条件的泵站建设调蓄池,调蓄池在桥区排水达到饱和的情况下启动运行,实现削峰功能,同时又可积蓄雨水,推进雨水资源化利用;四是建设专门的排涝泵站及退水管线,抽升的雨水不再进入公共排水管网,直接快速地排入河道。

>>现场探访

蓄水池储雨水可回灌绿地

由于地势较低,在北京汛期的暴雨历史中,莲花桥是积水重灾区之一。“7·21”特大自然灾害时,莲花桥下积水2.7米深,排水集团在此抽升了4万立方米的水。莲花桥被纳入第一批改造工程,排水集团在其东南角和西南角各新修建了两个蓄水池。去年汛期,莲花桥蓄水池部分投入使用。今年汛期,莲花桥蓄水池修建完毕后全部正式投入使用。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莲花桥东南角的3号蓄水池,这里已覆盖厚厚的水泥盖。据介绍,蓄水池距离地面约12米,可蓄水1.2万立方米,内部由坚固的水泥柱支撑。蓄水池内安装了管线,可以连通四座蓄水池,使得四个池子里的水可以互相调配。此外,工程还将在北京西站增加一个排涝泵站,将多余的水排入莲花湖内。

排水集团介绍,一旦遇到暴雨,值守人员发现泵站不够用,可立即开启立交桥旁的蓄水池进水闸门,雨水将流入四座蓄水池,储备后回灌绿地再利用。

>>相关新闻

19个下凹式桥区将专人盯守

地铁站出入口将安排“观雨人”

昨天,北京市交通委发布《道路交通防汛分指挥部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降雨到来时水务局、交管局、交通委等各部门的工作。尤其对于下凹立交桥的防汛工作,特抽调各部门人手,成立19个小组分别盯守19个下凹立交桥,确保今夏平安度汛。

道路、桥区的防汛工作不容忽视,一旦出现突发事故处理不当就可能发生全市交通瘫痪。从雨前道路巡查到突发抢险,方案均提出细化要求。市气象局发布降雨预警信息后,市交通委路政局要组织相关单位加强道路设施巡查,市水务局密切注意积水监测结果,及时发布汛情预警,同时做好应急抽排水准备工作,发生突发事故路政部门做好抢险工作。

下凹式立交桥历年来都是防汛重点,根据方案要求,今年在19座城区下凹式立交桥区,将由市水务局、市公安局交管局、市交通委路政局各指派一名工作人员组成三人指挥小组,19个小组共57人将盯守立交桥。桥下主路积水达到20厘米,且积水仍在继续上涨时,采用现场三方会商机制,决定是否启动挡水板。启动挡水板的同时,要立即向市公安局交管局报告,由市交管局视情况封闭道路,打开调头阀,进行桥区交通疏导。

另外,市交通委还发布了《2014年北京市交通行业防汛应急预案》,根据降雨情况,交通行业将分蓝、黄、橙、红四级预警应急。为保地铁通畅运营,遇强降雨,每一座地铁站出入口都将设“观雨哨”及“观雨人”密切关注雨情。一旦发现道路积水,雨水有可能倒灌车站时,工作人员要迅速设置挡水板、码放防水沙袋。

依据《应急预案》的要求,遇到强降雨时,公交车与地铁都需根据客流状况,加开车辆,适时延长运营时间。公交山区线路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采取停运、发区间车等措施。

京华时报记者黄海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