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冲突民族矛盾复杂 乌克兰“民主”转型难成
2014-05-15 14:17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林锦 |
分享到:
|
据参考消息5月15日报道,3月16日,克里米亚就是否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举行了全民公投,而乌克兰自去年11月开始的大动荡却远没有划上句号。西方知名杂志《经济学家》3月初甚至为此发表了一篇题为《民主的病在哪儿?》的文章,就乌克兰局势反思民主遭遇的困境。 断言乌克兰的“民主”转型失败,已经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只是在于,乌克兰的“民主”病在哪儿? 民族国家建构先天不足 乌克兰现有领土是沙俄—苏联不断向西方扩张所形成的。由于并入俄罗斯的先后顺序,对俄罗斯的东正教文化接受程度存在差别,而原有统治者也在各自的地区打下了自身烙印。东部地区接受了东正教,而西部地区却保留了天主教传统,两种文化的交融甚至孕育出“东仪天主教”这一奇特的分支———行希腊教会的礼,服罗马教廷的管。 乌克兰各地区差异之大,即便按粗略的标准,乌克兰也至少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当1991年乌克兰仓促独立时,这些有着不同历史渊源、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民族构成、不同文化背景的地区就被一股脑地捏到了乌克兰共和国境内。这样的国家看似坐拥欧洲排名第二的领土面积,但实质上一盘散沙,毫无凝聚力可言。 作为苏联的继承者之一,乌克兰也继承了苏联复杂的民族关系,不大的国家境内竟生活着大大小小130多个民族,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纠缠不断的冲突———乌克兰人屠杀过犹太人,俄罗斯人驱逐过鞑靼人,乌克兰人打过俄罗斯人。这些地域冲突和民族矛盾,使得构建一个民主的民族国家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和解与包容都无法培育起来。 去苏联化破坏共同记忆 苏联时期形成的共同历史记忆本来应该成为乌克兰各族人民寻找共识的出发点,但乌克兰独立后,基于其独立合法性考量,反其道而行之,将苏联历史描写得一团漆黑,妄想以共同的“苦难记忆”为基础构建共同的民族意识。 这种构建首先在历史事实上是站不住脚的。苏联统治集团中俄罗斯人所占的比例相对其人口总数而言,可谓微不足道,反而是乌克兰走出的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及其乌克兰亲朋故旧,统治苏联长达28年之久。 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在“去苏联化”上甚至更进一步,在苏联、共产主义和俄罗斯三者之间划等号,将苏联在上世纪30年代发生的大饥荒说成是俄罗斯人针对乌克兰人的“种族灭绝”行为。乌克兰反对派和民族主义者还企图通过推倒列宁像,割裂乌克兰与苏联的历史联系。但告别列宁之后,又有别的什么形象能把乌克兰境内所有民族凝聚起来呢? |
相关阅读:
- [ 05-15]德国外长斡旋乌克兰各方对话 期望总统选能化解危机
- [ 05-15]乌克兰全国团结会议开幕 未邀请东部分离州参会
- [ 05-15]俄媒:乌装甲车队进入顿涅茨克州居民点发生交火
- [ 05-15]俄罗斯外长:乌克兰总统选举不可能合法
- [ 05-15]俄总理:乌若偿还部分欠款 可恢复供气价格谈判
- [ 05-15]乌克兰举行首次民族团结圆桌会议
- [ 05-14]顿涅茨克称盼与乌克兰文明分离 入俄不迫切
- [ 05-14]乌克兰军队遭伏击致7人死亡 德国外长促与民间武装对话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