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日,《北京市机动车停车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始施行,针对停车难题,办法中提出了诸多严格条款,包括占道停车收费员统一使用有二维码的上岗证、对公共停车位私设地锁处以高额罚款,等等。措施实施已经5个月,效果如何?记者在一些道路和小区进行调查发现,停车管理员佩戴二维码上岗证情况较好;但小区私设地锁情况仍然存在,特别是由物业统一管理、出租的固定车位地锁,还没有统一的解决办法。 没物业的小区 地锁被拆后仍有业主私安“抢位” 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在道路、小区里私设地锁的情况在许多城市普遍存在,加剧了停车难。北京新出台的《办法》规定,对道路上和其他公共区域内设置地桩、地锁的可以进行投诉,最高可罚款5000元。但记者在调查走访中发现,小区内私设地锁的“圈地运动”依然存在。 3月初,记者在朝阳区八里庄东里北巷5栋、6栋之间发现,空地上安装了二三十个地锁。一名车主拉开地锁,把车停进车位,他告诉记者,小区没有物业,也没有正规停车场,其实小区的车位可以满足住户的停车需求,可是由于不收费,附近许多社会车辆都过来停车,居民们只能自己安装地锁“抢车位”。 两个月后,记者再次来到八里庄东里小区,发现小区里大部分地锁已经被拆除,地上留下许多安装过地锁的痕迹。一名车主告诉记者,最近有执法人员协同居委会对小区内地锁进行过集中拆除,留下零星没有拆除的是因为当时有车辆停在那里。但是该车主也表示,拆除过后还有人再次安装新的地锁,居委会也没什么办法。 记者随后以普通居民的身份致电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服务热线,在得知是反映小区地锁的情况后,服务人员对问题进行了详细记录,包括小区名称、位置、地锁大概数量、投诉人联系方式等,表示会将问题统一转给当地城建执法大队去现场进行拆除,对于需要等待多长时间并没有给出答复。 物业出租车位的小区 称设地锁为保秩序,尚无其他管理方式 在位于朝阳区定福庄地区的绿岛苑小区,地面停车场由物业进行收费。记者发现,车位仍都安装了地锁。一位自称保安队长的张姓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小区每个车位月收费150元,并且所有车位都已租出。 朝阳区市政市容委热线证实:“绿岛苑小区停车场收费公司是北京家全基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有218个车位,经过备案且可以收费。” 绿岛苑小区的物业工作人员表示,地锁的确是物业公司统一安装的,但目前没接到过业主投诉,也没接到要求拆除地锁的通知。“一个地锁一个车位,没有地锁的话,业主随便停车,秩序就乱了,暂时没有其他方式管理。你去任何小区,不管是新入住的小区还是老旧小区,都不可能没有地锁。” 对此,朝阳区房管局物业科一名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从1月1号以后,不管是小区有没有物业,原则上,居住区地上是不允许有一个地锁出现的。车主在租车位时,物业公司已经安装上地锁了,原则上也不行,都应该拆掉。” 《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道路上和其他公共区域内设置地桩、地锁等障碍物阻碍机动车停放和通行,不得在未取得所有权的停车位上设置地桩、地锁;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物业管理协议和车位租赁协议中予以明示。 对此,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服务人员表示,目前对于由物业公司统一管理、按车出租的固定车位安装地锁的情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解决办法。 私设地锁举报难,专家建议 设统一投诉平台,落实停车管理 小区里私设地锁的现象十分常见,而道路上私设地锁也不少见,记者在朝阳区润枫水尚小区西区南侧道路上看到,一排排地锁锁住了道路,着实影响通行。 记者了解到,目前私设地锁在大城市并不少见,不少居民饱受私装地锁、圈地划界的困扰。小小地锁难管的背后,既有车辆增多、车位紧张的客观原因,也有管理不细、制度有漏洞的原因。 以北京为例,根据《规定》,如果发现擅自设置地桩、地锁等障碍物后进行举报,居民首先需要了解执法主体是谁——擅自在道路上设置障碍物的找公安交管部门;擅自在居住区公共区域内设置的找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擅自在道路、居住区以外的其他公共场所设置的找城管。此外,尚未明确划定执法管辖权的公共场所由公安交管部门来管。 “作为普通人,真不知道该怎么投诉,投诉时又容易被推来推去,投诉成功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解决问题。”采访中,一位曾经投诉过的市民抱怨道。 “私设地锁影响了车位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加剧了停车难的现状。出台《办法》让市民看到政府想管住停车乱象的决心,但主管部门在出台《办法》后,不能只停留在墙上挂挂、口里说说,还应真正直面实践中的问题,进一步强化执行的可能性。”一名专家建议,由相关主管部门联合建立一个统一的投诉平台,进一步畅通对私设地锁的投诉渠道。 (本报记者 陈亚楠 人民网 程宏毅 许凡参与采写) |
相关阅读:
- [ 05-10]四川一小区业主不满停车费寻媒体帮助 遭“血衣”袭车
- [ 05-10]福州五四北乱停车路况差交通脆弱 市民盼整顿
- [ 05-09]醉酒男司机驾车路口遇上红灯 停车等待期间睡着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