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习近平访欧阐述重要外交理念:发展仍是第一要务

2014-05-10 16:59  刘铮、樊曦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蓝晓梅 黄晓夏  
分享到:

发展仍是第一要务——习近平主席访欧阐述重要外交理念述评之六

“每个硬币都有两面”。用这句英文谚语看待当今中国可能更为客观。

一面是飞速进步的中国:经济总量跃升世界第二,货物贸易总量世界第一;一面是亟待发展的中国:人均GDP排在世界第84位,按国际标准贫困人口相当于法、德、英三国人口总和。

“让13亿多人都过上好日子,还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习近平主席日前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的重要演讲告诉世人:中国目前的中心任务依然是经济建设,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破解“中国两难”,靠的是发展

近代以来,中国从未像今天这样令世界瞩目。

三十多年中,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近10%的增长,从低收入国家跃升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大到经济总量,小到服装鞋袜,世界每个角落几乎都能感受到中国前进的足音。

也没有哪个时候的中国,像今天这样让人感觉“两难”。

经济总量虽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60%多;财富越来越多,却在根据教育、健康和收入三方面因素计算出的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中仅位列世界第101位;以“地大物博”为骄傲,却又不得不面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窘境……

中国,在很多方面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甚至和世界平均水平还有相当距离。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习近平主席这样概括中国的国情。

以史为鉴,可知未来。一个多世纪以来,强国富民的梦想让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30多年前,在经历了艰难的历史转折后,中国选择了改革开放,迈入了加快民族复兴的新时代。

曾经屈辱的历史告诉人们,没有发展,中国不会有今天稳定的环境;没有发展,中国更难以解决眼前的难题。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感叹:“中国真是保存胎儿的酒精瓶。”这样说,是因为他认为那时的中国缺少发展和变化。如今,在向中国梦奋进的路上,以发展强国富民,成为时代浪潮中的最强音。

中国能否继续提高国民生活水平,能否继续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取决于中国能不能牢牢把握发展这一“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对中国而言,发展是第一要务不能变,发展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不能变。

用发展的办法化解旧矛盾、迎接新挑战

中国的发展之路是一场前无古人的探索和实践。

三十多年来,中国走过了经济发展的“急行军”。发展解决问题,发展到新阶段也迎来新问题。可以说,今日中国所遇到的困难之大、矛盾之多、问题之复杂,拷问着这个国家的发展思路。

环顾四宇,世界经济格局正快速变革,竞争日益激烈,新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正加速形成,形势逼人;回望国内,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转型升级任务繁重,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

不进则退。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要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中国正处于增速换挡期、转型升级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特殊阶段。在这一过程中,要靠新的发展来化解老的问题,要用新的进步来实现新的任务。

中国的难题在于: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新模式尚未成形。一些地方还习惯于用政策刺激上项目,一些企业还是靠廉价资源能源扩张规模,使得经济内生动力不足,新的核心竞争力亟待形成。

中国的挑战在于: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一个类似中国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国家,成功跃过“中等收入陷阱”,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在这关键一跃中,中国要克服其他国家没有遇到过的困难和挑战。

面对难题和挑战,唯有勇往直前。

坚持科学发展,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澎湃动力

“中国要的发展,是什么样的发展?”

经历了三十多年高速发展的中国,在转型之际思考着未来发展之路。这样的思考,承载了更深刻的含义。

发展不是一成不变,成就只能说明过去。中国要的,是在准确把握国情和发展阶段基础上,走适合自己的科学发展之路。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国不能全盘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否则的话不仅会水土不服,而且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中国需要的是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严重雾霾天气频频出现,“呼吸保卫战”形势严峻,警醒我们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走绿色发展之路,用更小的代价获得更好的发展。

中国需要的是改革和创新驱动的发展。革故鼎新,需要有改革的魄力。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持续释放新的改革红利,尽快形成中国经济新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需要的是更加惠及民生的发展。“让13亿多人都过上好日子”就是要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切好蛋糕”;要花更大力气,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保障公众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梦想引领我们前行,未来要靠自己创造。地平线上,一个负重累累却又蓬勃昂扬的中国,已从历史的低谷走出,正在以稳健的发展脚步,迈向新的高地。新华网北京5月10日电(记者刘铮、樊曦)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