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9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在华盛顿宣布,增选84名院士和21位外籍院士,杰出华人科学家、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教授陈志坚以其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开创性研究成果当选。
当选的消息公布后,陈志坚在第一时间收到了上百封来自各方面向他祝贺的邮件,他所在的得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专门为他举行了庆祝活动。然而,当29日晚间记者拨通他的电话时,陈志坚却谦逊地表示,他的科学研究得到了很多热心人的帮助,包括老师的培养、同事的互助,许多研究成果是带着学生和博士后同心协力做出来的。“这份荣誉,一靠个人努力,二靠很多人的帮忙,也靠一些运气。”
陈志坚入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可谓实至名归。事实上,他在2012年就获得了美国科学院分子生物学奖。该奖专门用于奖励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做出最新重大发现的青年科学家,自1962年设立以来,已颁发给60余名科学家,其中14名获得诺贝尔奖。此前,陈志坚获得的科学界大奖包括2005年度美国海克曼(Norman Hackerman)化学奖,2007年度美国得克萨斯医学、工程和科学院颁发的得克萨斯研究最高奖——杜奈尔(Edith and Peter O’Donnell)奖。
记者在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网站看到,当选之后,陈志坚对他的同事如此表示:“这份荣誉属于我们实验室的所有人,我很幸运与这么优秀的人才一起工作,也非常荣幸得到得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大力支持。”
西南医学中心主任丹尼尔·波多尔斯基博士称赞陈志坚是“卓越的科学家、老师和同事”,他说:“陈志坚的成就包括在理解先天免疫系统方面的一系列重要进展——人体对感染的第一和总体反应。他的最新发现为认识细胞对病毒感染的反应提供了深远的新的洞察,可能为开发亟需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法铺平道路。”
2011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得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宿主防御遗传学中心主任布鲁斯·博伊特勒非常熟悉陈志坚的科研工作,他评价说:“在理解病毒和其他微生物进入细胞之后如何被免疫系统识别的科学努力中,陈志坚博士已经主导了这一领域。他是一位顶尖的免疫学家、生物化学家。事实上,其学术造诣,无人能望其项背。”
记者了解到,美国科学院是美国国内最有名望的科学组织,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是美国科学界的最高荣誉之一。但与中国科学院不同的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仅是一种荣誉,不享受具体待遇。
陈志坚籍贯福建安溪,1981年从安溪一中高中毕业,1985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1986赴纽约州立大学攻读博士,五年后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随后,他到位于加州圣迭戈的索克生物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至今,在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工作,其间取得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教授资格。2005年陈志坚成为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该研究所是一家为杰出的科学家和学生提供资助、以促进生物医学研究和科学教育为目的的慈善组织,聚集了美国生命科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最活跃、最富创新能力、最高水平的研究力量。
陈志坚是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1966年,他出生在安溪县长坑乡南斗村。童年时与一般的农村小孩没什么两样。小时候,父亲一直在南平工作,母亲是小学教师,陈志坚要一边读书,一边帮忙做家务,还要照顾比他小的弟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陈志坚从小就培养了自立的性格。他从小热爱学习,勤奋刻苦,酷爱解决难题。他对生命的奥妙充满好奇,于是选择了学习探索生命科学之路。此后他一步步脚踏实地,从上大学到出国留学读博,最终成长为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
陈志坚博士主要从事先天免疫过程中细胞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得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介绍,他的成就,对理解癌症和免疫的基本机制非常重要。
在科学生涯早期,陈志坚发现了泛素(一种小的蛋白质)的一个全新功能,即它会激活其他对生长调节和其他基本细胞功能至关重要的其他蛋白质。另外,陈志坚博士发现,细胞内产生能量的细胞器——线粒体,对人体免疫反应有促进作用。
去年对陈志坚来说是丰收的一年。2013年2月至8月,他和他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科学》期刊上连续发表4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对人体的免疫细胞最初如何识别病原微生物或体内异源DNA这一困扰生物医学界多年的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从而在免疫生物学领域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他的成果在世界免疫学界和其他学科界引起广泛关注,许多科学家正沿着他的成果往下做研究。
谈及科学研究,陈志坚强调,最重要的是要有兴趣。“对科学探索要有很大的兴趣,才会去做这样的事情。”他说:“发现一些人类从未发现的现象和机理,对我来说,是其乐无穷的事情。”他表示,基础研究的重大发现最终都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他同时强调,好奇心也很重要,科研中要选择比较重要的、有兴趣的课题作为研究方向。
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后,陈志坚的工作更忙了。他告诉记者,当选院士之后第二天就奔赴波士顿,到哈佛大学等做学术报告。
陈志坚时刻感念母校和祖国对他的培养和教育。近些年,他经常回国,一年大概回国两三次,讲学,或参加学术会议。当选院士之后,这份报效之心更加强烈了。他说:“希望尽量为祖国、为母校多做一些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