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坚是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1966年,他出生在安溪县长坑乡南斗村。童年时与一般的农村小孩没什么两样。小时候,父亲一直在南平工作,母亲是小学教师,陈志坚要一边读书,一边帮忙做家务,还要照顾比他小的弟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陈志坚从小就培养了自立的性格。他从小热爱学习,勤奋刻苦,酷爱解决难题。他对生命的奥妙充满好奇,于是选择了学习探索生命科学之路。此后他一步步脚踏实地,从上大学到出国留学读博,最终成长为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 陈志坚博士主要从事先天免疫过程中细胞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得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介绍,他的成就,对理解癌症和免疫的基本机制非常重要。 在科学生涯早期,陈志坚发现了泛素(一种小的蛋白质)的一个全新功能,即它会激活其他对生长调节和其他基本细胞功能至关重要的其他蛋白质。另外,陈志坚博士发现,细胞内产生能量的细胞器——线粒体,对人体免疫反应有促进作用。 去年对陈志坚来说是丰收的一年。2013年2月至8月,他和他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科学》期刊上连续发表4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对人体的免疫细胞最初如何识别病原微生物或体内异源DNA这一困扰生物医学界多年的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从而在免疫生物学领域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他的成果在世界免疫学界和其他学科界引起广泛关注,许多科学家正沿着他的成果往下做研究。 谈及科学研究,陈志坚强调,最重要的是要有兴趣。“对科学探索要有很大的兴趣,才会去做这样的事情。”他说:“发现一些人类从未发现的现象和机理,对我来说,是其乐无穷的事情。”他表示,基础研究的重大发现最终都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他同时强调,好奇心也很重要,科研中要选择比较重要的、有兴趣的课题作为研究方向。 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后,陈志坚的工作更忙了。他告诉记者,当选院士之后第二天就奔赴波士顿,到哈佛大学等做学术报告。 陈志坚时刻感念母校和祖国对他的培养和教育。近些年,他经常回国,一年大概回国两三次,讲学,或参加学术会议。当选院士之后,这份报效之心更加强烈了。他说:“希望尽量为祖国、为母校多做一些事情。” |
相关阅读:
- [ 05-07]前沿医讯:日本发现抑癌化合物
- [ 05-02]美方回应中国落选院士当选美院士:去问中科院
- [ 04-22]“寂静的春天”离我们并不遥远
- [ 03-28]科学家首次成功合成酵母染色体
- [ 02-01]盘点动物界10大恐怖“吸血鬼”
- [ 01-27]转基因争论需要理性对话
- [ 10-01]伟大科学诞生地 2013年美国最有趣大学实验室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