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4月23日电(上官云) 23日,第19个世界读书日如约到来。在过去的2013年,有关中国国民阅读率降低的担忧不时闪现。这期间,全民阅读立法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的消息可谓振奋人心。而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国民阅读率已有提高。对此,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司长吴尚之透露,“2014年,全民阅读立法、起草工作仍在推进中。力求将全民阅读纳入法制化轨道,推动全民阅读常态化,制度化。同时要在4月23前后,开展各种优惠读书活动。“
所谓“世界读书日”全称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最初的创意来自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正式确立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旨在推动更多的人阅读写作。
国民阅读率提高 66%的人仍喜欢读纸质书
有关中国国民阅读率降低的担忧充满了整个2013年。在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的时刻,这一问题在更广泛的层面受到关注。2014年4月21日,综合各种媒介进行阅读调查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全民阅读调查结果: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6.7%,虽然未达史上最大值,但较2012年已上涨0.4个百分点。同时,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与往年相比,增加0.38本,二者均有上涨。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只有1.2%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超过五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少,六成以上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
而该调查显示,66%的人仍喜欢读纸质书。这或许也是传统出版业为何仍有市场空间的原因。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称:“这就说明大家还是喜欢拿纸质书看。”
而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应用理论研究室主任徐升国看来,图书阅读率上升大致有两方面因素。“从个人角度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同时,社会转型恰好发展到这个阶段有相关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到一定规模,整个文化的发展、阅读的消费成为相当一部分人关注的重点。”
徐升国表示,这也跟政府、社会大力倡导全民阅读有直接关系,“比如近年来推动建设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并在相当多城市开展读书节、读书周等丰富多样的活动,都直接拉动一部分人成为读者。”
多读书获取知识成竞争客观要求
中国国民对阅读的重视或许也可从竞争角度解析。根据调查经验,徐升国透露,多读书也成为城市、个人发展的一个要求,“目前深圳、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阅读量更高,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个瓶颈的时候,大家会认为通过读书获取知识能够助力经济发展。”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少网友向国外寻求可借鉴的经验。网上曾有一种关于国内外阅读率对比的说法,日本每年人均阅读图书数量超过20本,以色列则为64本。徐升国肯定的表示,网传的部分国外平均每人读书几十本的数据并不准确,“根据调取数据比照,虽然国外发布的相关数据没有国内这样及时,但历年来的变化并不大,国内外人均阅读图书数量没那么大差距,那个是互联网的一个传说。”
在徐升国的印象中,法国人均读书率大概七八本,韩国在11本左右,“但如果人均每年阅读图书64本,意味着人均每周读一本书以上,社会节奏如此快,这基本不太可能。”
但通过对比国内外图书阅读量的差距,或许能为我们推动全民阅读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在徐升国看来,造成国外阅读率较高原因是多方面的,“拿以色列来说,在长期世代积累下,以色列堪称爱读书的民族,图书馆数量众多,国家亦对此非常重视,国民普遍受教育程度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吴尚之:今年将继续推进全民阅读立法起草工作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曾发出《关于开展2014年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对全民阅读的规划引导,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订当地的全民阅读中长期规划。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司长吴尚之向记者透露,“目前全民阅读立法、起草工作仍在推进中。力求将全民阅读纳入法制化轨道,推动全民阅读常态化,制度化。”
吴尚之表态,广电总局为建设好书香中国,将做好推广工作,“推出一批优秀主题出版物,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读书活动,针对不同年龄的阅读对象完善推荐机制。今年4月23前后,要在所有书店包括网店需延长营业时间,开展各种优惠读书活动。以书香中国为平台,书博会、书展与全民阅读结合,吸引读者参与。”
全民阅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阅读设施建设也是推进全民阅读的一个重要举措。吴尚之称,今后将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进来,推动全民阅读进社区、进基层,向留守儿童、残障儿童赠书,同时鼓励各类媒体办好全民阅读专栏。
“我们还会围绕世界读书日等重点节庆日开展各种形式的全民阅读推广工作,书店也要开展各种活动,为读者购书提供方便。”吴尚之最后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