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最高法首次公开三公经费 公车购置费今年零预算

2014-04-19 07:06   来源:北京晨报  责任编辑:陈玮 陈瑜辉  
分享到:

解读:主因是落实八项规定

财政部预算司有关负责人指出,去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实际支出大幅减少,主要由于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有关要求,主动压缩了“三公”经费支出。值得关注的是,2013年中央部门机关本级“三公”经费执行数比上年决算下降了35%。

中央部门集体

晒2014年预算

18日,中央部门集体晒出2014年部门预算。浏览各部委网站可以发现,今年不少中央部委压减“三公”经费力度不小。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晒三公”首次将“公务用车购置费”和“公务用车运行费”分别列支。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等多部门今年的公务用车购置费预算显示为零。

国家税务总局:

今年三公预算压减15.2%

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背景下,记者注意到中央部委中开支最大的国家税务总局,今年“三公”经费预算比去年预算数和执行数分别压减15.2%和10.2%,两位数压缩力度备受关注。

最高人民法院:

公车购置费今年零预算

除了国税总局,今年首次公开部门“三公”经费的最高人民法院,“三公”预算数除了比去年执行数压减12%,公车购置费也从去年支出的82万元变为今年的零预算。

交通运输部:

今年三公预算压减24%

再如交通运输部,今年“三公”经费预算数比去年预算数压减了24%,其中今年安排公车购置费505.73万元,比去年预算减少1098万元。

四大看点打造阳光财政

看点一:公开范围进一步扩大

财政部日前向社会公布的2013年财政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明确提出,2014年要扩大部门预决算公开范围,除涉密部门外,中央和地方所有使用财政拨款的部门均应公开本部门预决算。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指出,这对今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提出了更高要求,是预算公开的一大进步。

记者从财政部了解到,去年共有95个中央部门公开了部门预算。受国务院机构改革影响,部分中央部门如国家铁路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能源局等由于去年4月份尚未完成机构调整工作,故其部门预算推迟至去年年底向社会公开。今年这些部门将和其他部门一并公开部门预算。

看点二:细化到最底层科目

与去年相比,今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的内容将更加细化。记者从财政部了解到,在2013年教育、科学、技术等7个重点支出细化公开到项级科目的基础上,2014年除涉密内容外,中央部门预算全部公开到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解释说,所谓按功能分类划分支出科目就是要显示政府的钱都用来“干什么”、用在哪些方面。《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按功能分类共设置类、款、项三个层级科目。以教育支出中的小学教育支出为例,三级科目分别对应:教育-普通教育-小学教育。

据了解,下一步,还将进一步细化部门预决算公开内容,除公开到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外,要逐步将部门预决算公开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积极研究将部门决算按经济分类公开。

看点三:更加强调亮细账

记者从财政部了解到,今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其“三公”经费公开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除涉密内容外,凡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三公”经费公开更强调亮细账。以公车费用为例,在2013年公开“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的基础上,今年各部门将分别细化公开“公务用车购置费”和“公务用车运行费”。

“把各部门购车花的钱和养车花的钱细分开来,这样公众就能更好地了解和监督各部门公务用车的具体情况,是预算公开进步的表现。”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说。

看点四:从一段话到一张表

记者还发现,财政部公开的部门预算中,与往年单设一段文字介绍“三公”经费情况不同,今年新增了一张《“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表》。据悉,这也是今年中央各部门预算公开的一大亮点,通过将2014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与2013年预算数、2013年预算执行数分别列示,方便社会公众进行对比,更好地实施舆论监督。

“一表胜千言。”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评价。

据新华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