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鸡蛋也有“身份证”吗?
你想了解“舌尖上的美食”怎样从地头到餐桌吗?
你会用手机扫描追溯码来查询厂家、批次等信息吗?
随着我国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扫一扫查产地”的体验已走进普通居民生活。然而,由于起步较晚、建设多头推动等原因,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推广率不高,很多老百姓对食品追溯比较陌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全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可追溯体系是食品安全的推动器,不仅可以让消费者快速获取食品生产信息,买得更加放心,也可以让生产者的责任更加明确,推动守法经营。如何更好地发挥追溯体系的作用?普通消费者对可追溯体系有哪些期盼?我们对此进行了调研。
查询不方便 信息不够用
●很多产品的追溯只能查到产品名称、生产批次等简单信息
“‘可追溯’听起来很不错,用起来却不太方便。”近日,北京市朝阳区居民吴丽在网上给孩子买了一罐婴幼儿奶粉。为了确认奶粉质量,她尝试着通过该品牌奶粉的追溯二维码,查询奶粉的产地、批号等信息。“这几年奶粉出了不少问题,多了解一下才放心,尤其想了解一些关于添加剂的信息。”
检查奶粉的包装后,吴丽在罐底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字样旁边找到了一串数字和一个二维码。虽然不太确定,她还是尝试着通过手机扫描了这个二维码。让她失望的是,手机并没有扫描出想要的信息。
扫描追溯码是不是需要专门的手机应用?吴丽搜索了手机应用商店,发现扫描商品追溯条码的应用非常少,即便能搜索出几款相关应用,安装后也没有成功识别奶粉的二维码。
之后,她又通过网络搜索,找到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办的国家食品追溯平台网。然而,在输入追溯条码后,该网站显示的信息是“追溯码位数不够”。“我心里开始嘀咕,是不是奶粉有问题?”吴丽说。
在朋友的提醒下,吴丽试着登陆了这家奶粉生产企业的官网,终于在网站追溯通道查询到奶粉的追溯信息。输入追溯码后,网页显示了奶粉的检验地、检验时间、成品检验单号、物流总仓地址等信息。
“信息还算比较全,可惜没有关于奶粉添加剂的添加情况、监测情况等方面的介绍。”吴丽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没能查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心里有些失望。
吴丽比较了几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的可追溯码的情况。她发现,虽然有的婴幼儿乳粉的追溯码可以用手机直接扫描,但大部分都要到企业官方网站才能查询。不同企业追溯信息的详细程度也不同。有不少婴幼儿奶粉只能查询出奶粉名称、生产批次、生产日期等信息,对消费者来说参考价值不大。
“作为一名消费者,我对可追溯条码有两个期望。”吴丽说,一是查询更加方便,最好可以通过手机扫描直接查询。二是信息更加全面,不仅要包含基本生产信息,最好还有详细的检测信息,“只有这样,可追溯条码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让消费者买得更放心。”
追溯成噱头,价格太离谱
●从蔬菜瓜果到猪肉牛肉,只要“沾上追溯的边”,价格就要翻一番甚至翻几倍,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
“有追溯条码的产品确实更放心,但价格也高了不少。”在上海市杨浦区一家大型超市,正在挑选蔬菜的居民陈华感叹。
陈华说,从包装上看,与普通货架的蔬果相比,贴有可追溯条码的蔬果看起来更加精致,“感觉高端一些,挑选的时候也会多看几眼。”然而,相比普通蔬菜水果,这些贴有追溯条码的产品价格要高出几倍。所以,她很少购买这种有“身份”、有来历的“贵族水果”,买了几次只是给孩子尝尝鲜。
不仅是水果,其他不少种类的产品也借着追溯条码自抬身价。从蔬菜瓜果到猪肉牛肉,只要“沾上追溯的边”,价格就要翻几倍。陈华指着超市冰柜的一款速冻水饺说:“这个品牌的速冻产品,不仅实现了信息可追溯,而且追溯信息要比其他品牌更全面,所以价格是同类当中最贵的。”
陈华说,企业建设可追溯体系需要投入一定资金,所以适当提高商品价格是可以理解的,但涨幅不应该太离谱。毕竟,可追溯条码的主要目的是让消费者买得更加放心,不应该成为产品涨价的噱头。
借追溯码涨价的弊端已经初显。在不少超市,本应有利于销售的追溯条码成了商品的负担,一些含有可追溯信息的产品因为价格虚高遭受冷遇,不仅影响了可追溯体系的推广,甚至引发了一些消费者的质疑。
陈华说,自己常去的那家超市有一台追溯条码终端查询机,家旁边小菜场的卖肉点也有查询追溯信息的机器。想要查询追溯信息,只需把商品的条码放在专用机器上,就能显示产品来源、出厂日期等信息。“但是,我去了这么多次超市和菜市场,很少看到有人在用这款机器。道理很简单,因为价格过高,很多普通消费者觉得可追溯离自己的生活太远。还有一些消费者认为,所谓的可追溯,很可能是企业用来忽悠消费者的伎俩,根本不值得相信。”陈华说。
陈华觉得,企业应该正确认识可追溯条码的作用,把眼光放长远,通过建设可追溯体系,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而不是简单地通过涨价获取短期利益。
认知程度低,企业缺动力
●建设追溯体系需要大量资金、技术,收效却不明显,希望政府可以统一协调推广
“高投入、低产出,可以形容大部分食品企业建设可追溯体系的现状。”重庆市一家生产调味品的中型企业老板王恒伟说。
王恒伟认为,我国食品追溯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试点也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等较发达省份,西部边远地区的食品企业基本没有开展追溯体系建设。即便是已经启动试点的企业,也面临几个明显的困难。
“最大的问题就是追溯标准不统一。”王恒伟说,目前国家层面就有几个部委在推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不同体系之间的融合并不理想,需要把几个食品追溯体系统一起来协调推广。整合后还要解决一些新的问题:企业追溯信息应精准到责任人还是每批次产品?如何对生产特点不同的企业制定追溯标准?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就很难形成推动这项工作的合力。
食品企业实施追溯体系的门槛相对较高。“需要建立追溯信息管理系统及数据库,条码扫描打印等软硬件设备,生产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的企业很难承受。”王恒伟说,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短期内难见收益,也就没有实施自发追溯的动力。
从市场方面看,消费者对可追溯体系的认知度也不高。“政府、媒体宣传力度低,产品可追溯信息少而且形式大于内容,商场终端查询机和移动终端的查询应用不足等一系列软肋使得消费者难以参与。”王恒伟说。
王恒伟认为,推广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需要一个由点到面的施行过程。例如,先行在婴幼儿配方乳粉、白酒和肉制品等几个行业开展试点,以探索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可行模式和运行机制,最终建立全国联网平台,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共享,实现部、省、地、县和市场监测信息共享与互通。
“从国际上看,从政府到消费者,对食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可追溯都十分关心。尤其是在欧盟、加拿大、美国,目前已经引入了全程标识追溯系统。我们建设食品可追溯体系时可以充分借鉴他们的经验,少走一些弯路。”王恒伟说。
延伸阅读
追溯码,你会不会“追”?
产品的追溯码一般以二维码或者是一串数字的方式呈现,标示有“追溯码”三个字,位于产品外包装条形码的上方或者是外包装的底部。找到追溯码后,一般有4种查询方式。
超市终端查询:一般适用于肉蔬类产品,记录下商品追溯码后,在超市追溯码查询终端上输入追溯码数字或者扫描二维码,屏幕上商品的产地、生产厂家、发货时间、出货时间等一系列信息一目了然。
网络查询:登陆第三方平台或者是企业官网,输入数字形式追溯码即可。在国家食品(产品)可追溯平台网站上,可以通过选择输入“商品条码”“商品条码+批次号”“追溯码”中的一个,点击查询即可。若是追溯码为二维码形式,用手机微信扫描商品外包装的食品追溯二维码后,即可出现商品信息。
短信电话查询:商家在包装上会印有一个联系方式,可以选择打电话或者发短信给商家客服来追溯产品信息。
手机APP查询:目前,一些手机APP也可以追溯商品信息,如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研发的“条码追溯”APP。进入“条码追溯”,可以“手动查询”,输入商品条码或者追溯码进行查询,也可以使用“扫描”功能,通过条码拍照扫描自动调用手机摄像头,对商品条码进行拍照,并能将拍摄内容解析成条码信息,从而查询到详细的企业信息、商品信息、追溯信息、诚信信息、预警信息等,还可进行投诉举报。
其中,通过诚信信息可以查看企业的不良记录及以往的投诉信息;预警信息则是消费者通过手机可以查询某一地区所有食品安全情况,或者某一个食品安全预警情况。若消费者购买了不合格食品,还可以通过手机采集相关证据,向追溯平台进行投诉举报,同时消费者可以查询该食品的其他消费者投诉信息来进行参考。
(黄文砚整理)
食品可追溯,国外怎么建?
欧盟
2001年,欧盟开始在成员国内部建立牛肉产品追溯系统。2002年进一步将追溯范围扩大到全部食品,规定对食品、饲料、供食品制造用的家畜,以及与食品、饲料制造相关的物品在生产、加工、流通的各个阶段强制建立可追溯体系,并明确提出禁止进口非追溯产品。欧盟各国普遍采用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推出的“EAN·UCC”系统来开展质量安全追溯,要求为每一地块建立农药、肥料等的使用情况报备体系,以监控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其中英国率先建设了基于互联网的牲畜跟踪系统(CTS),实现了牲畜整个生命周期的情况记录。
美国
2002年,美国通过“生物反恐法案”,提出“实行从农场到餐桌风险管理”。要求企业必须建立食品可追溯制度,对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分销、接收等供应链环节建立记录保存。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农场初级原料生产标准和召回追溯系统、强制召回受污染食品、扣留不安全食品、限制或禁止来自某个地区的不安全食品流通,并就可能违规情况索取相关数据。
日本
日本引入欧盟所推动的“食品可追溯制度”,于2001年建立了肉牛可追溯系统,并于2002年制定了“牛肉身份证”制度,建立起牛个体信息系统,消费者可以在销售终端通过互联网或手机查询牛肉产地、品种、出生时间、饲养者、饲料成份、屠宰日期以及流通过程等详细信息。随后逐渐扩展到其他农产品种类,到目前为止,日本对所有农产品均已实现可追溯管理。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的应用方面,日本不仅制定了相应的法规,而且在零售环节,大部分超市已经安装了产品可追溯终端,供消费者查询产品。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畜牧业大国,于2001年建立了国家牲畜标识计划(NLIS) ,即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采用由NLIS认证的瘤胃标识球或耳标对牛、羊进行身份标识,由国家中央数据库对记录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可以对动物个体从出生到屠宰的全过程实现追踪。
韩国
韩国十分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自2004年开始在生产协会中试行可追溯制度,并同时在牲畜、水果、蔬菜、原料食品、特殊农作物等领域开展。2005年韩国政府在农产品质量控制法令中引入了全方位的农产品追溯程序,并于2006年开始在全国执行。
(黄文砚整理)
王珂 王倩 封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