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人民币不会跌入贬值周期

2014-04-05 09:00  罗兰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近期出现持续走低 中期仍有升值动力

人民币不会跌入贬值周期(热点聚焦)

人民币对美元一路高歌后,最近不时唱出走低的音律。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4月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557,较前一交易日继续下跌37个基点。人民币是否从此跌入贬值周期?专家表示,人民币涨跌是汇率市场化的必然经历,贬值属于短期波动,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与其他国家相比,利差仍然较大,未来人民币在双向波动基础上,仍有升值的可能。

1 创汇改以来最大跌幅

据统计,从今年1月14日起至4月3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振幅为3.25%(1964点)。在3月21日曾创出1年来的新低(6.2370)。之后,贬值停止并一度猛烈反弹。然而,最近1周以来又重归平静。截至4月3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的日内波动均在200点以内。

统计显示,一季度人民币贬值了2.64%,几乎将去年的升值部分全部抹去,这是2005年汇改以来最大幅度和最长周期的持续贬值。

“最近人民币贬值与大家对中国经济的担忧有关系。虽然经济下行并不严重,但市场预期有点夸大。”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此外,还有分析认为,美联储削减QE以及未来预期更早加息,使美元走强,因此人民币出现贬值行情;也有人说,贬值体现了央行的意图。由于人民币持续9年的单边升值,吸引了大量国际热钱进行外汇套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幅扩大后,增加了这些资金的套利成本,同时,央行也有引导人民币形成双向波动的预期,以及支持经济的考虑等。

2 双向波动取代单边升值

随着汇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人民币正逐渐从单边升值走向双向波动的常态。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指出,人民币汇率正从“区间+爬行”模式,向“区间+浮动”模式过渡。

“人民币涨跌是汇率市场化的必然过程,不可能只涨不跌,将呈双向波动。因此,对本轮下跌不要过度解读。”曾刚指出。

刘东亮表示,在“区间+浮动”模式下,中间价仍为基准,汇率波幅扩大到上下2%,货币当局退出常态式干预,市场对价格的影响力明显上升,由于市场与货币当局均为价格制定者,汇率波动率显著加大。

从2007年至今,央行三次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目的是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其实,贬值也是好事,既能分化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也利于市场化。专家指出,双向波动才是一个真正的市场,才有利于发现合理的价格,更有利于内外资源的优化配置。

3 在合理水平上保持稳定

虽然目前人民币不时下跌,但未来将在双向波动中趋于稳定。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研究主管温彬表示,随着市场在决定人民币汇率水平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年内破“6”进“5”或为小概率事件,预计将呈现“贬值—升值—再贬值”双向波动走势。

“美联储对美国经济增长前景乐观态度不变,缩减购债规模会按期进行,预计美元汇率指数全年会逐渐走强,人民币升值压力也会逐步减轻”,温彬分析说,中国经济能否实现软着陆,这是决定人民币汇率走势的根本内因。预计前三季度GDP增速会逐季回升,第四季度有所回落,全年增长7.4%左右。人民币汇率也将随宏观经济走势变化而实现双向波动。

业内人士预测,未来人民币仍具有升值的基础。曾刚认为,人民币不具有长期贬值的条件,因为汇率是一国内部经济增长的外部体现,中国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但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仍遥遥领先,而且,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利差仍然较大。

刘东亮认为,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走势主要取决于美元的变现、经济数据,以及货币当局的喊话;中期而言,人民币与美元的实际利差仍会维持在有吸引力的水平上,这决定了人民币在中期内仍有较强的升值动力。预期人民币在6~12个月之内仍有3%~5%的升值空间,即仍有创新高的机会;在6~12个月之后,中美货币政策可能都会出现变化,中美之间的实际利差可能会逐渐收窄,人民币的升值动力将趋于弱化。记者罗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