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教授谈失依儿童难脱困境:政府和社会无整合救助

2014-03-31 07:09  座谈 来源:央视《新闻1+1》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开篇短片:)

(字幕提示:2014年3月25日《新闻1+1》)

四川凉山四季吉村村民:

老师一天来,一天不来。

记者:

你不想学了?

四川凉山四季吉村辍学学生:

上了4年级也没有用的。

四川凉山四季吉村辍学学生(读课本):

这个字不认识。

记者:

学习的习字。习不认识。

四川凉山四季吉村学生:

能考20分就是第一名了。(老师)十点才上课,然后想什么时候下课,就什么时候下课了,放学。

主持人白岩松: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刚才您看到的这样一个片段是本周二《新闻1+1》播出的一期节目,叫“大凉山,别让孩子的教育着凉”。这期节目反映的是在四川彝族大凉山这样一个州,居然其中有的村子有一半以上的学龄孩子都处在失学的状况之中。在节目之后也有网友评价,难道我们的GDP现在在快速增长的过程当中,居然在一些偏僻的地方还在诞生着“文盲”一代,这个词深深地刺痛了我们很多人。

其实回头去看,很多孩子在当地辍学的时候各有各的原因,其中有一个原因今天我们要格外关注,那就是有很多的孤儿和名义上有监护人监护他,实际上他没有任何人去照顾,用一个专业的词叫“失依”儿童,这又带来了非常严重的辍学现象。来,跟随记者的脚步,我们一起去调查。

(2012年2月播出节目)

解说:

栋梁班是落户在这所学校里的一个特别的班级,全班41个孩子,都是失依儿童。其中22名是孤儿,他们的父母因吸毒或者艾滋病去世。

四开乡中心学校“栋梁班”学生勒尔小呷:

奶奶一直病,只有爷爷在干活。

字幕:两年后,2014年3月2日,四川省昭觉县昭觉中学红丝带栋梁班

记者:

你们俩现在从上到下,衣服鞋子都是这个寒假打工买的是吗?

栋梁班学生勒尔小呷:

对。

记者:

(赚了)三千多块钱对你来说是一笔大数吗?

栋梁班学生勒尔小呷:

对,大数,特大。一般我一个月拿钱最多一百、两百。

解说:

时隔两年再见小呷,他已升入初二18岁了。刚刚过去的这个寒假,他跑到西昌打了一个半月的工,开学第一天,班主任李洁把身为班长的小呷叫来问话。

班主任李洁:

其他班同学出去打工的非常少,我们班的这种现象较为严重一点,你们觉得是为什么呢?

栋梁班学生勒尔小呷:

我觉得可能是家里的困扰,就是爷爷奶奶或者亲戚,他们有他们自己的生活。

栋梁班学生吉尔伍聪:

如果你读书读到大学也是浪费时间。

解说:

让李老师着急的是,新学期班里又有两个同学没来上学,听说都外出打工了。

李洁给家长打电话:

那你们想办法联系一下,联系了把她劝回来读书。

解说:

栋梁班在小学六年级时还有41个孩子,但是到了初二已有十几个孩子先后辍学,大多是外出打工。

班主任李洁:

18岁以前会得到孤儿补贴,现在在我们班的有很多19岁了,他已经失去了补助资格。家里根本没有钱可以让他去花费。

吉尔伍聪:

有时候也想过,大学毕业不一定找到工作,就说我们这里上学期(县里招公务员),150个工作,来考试的人就有六千多,我就想不会吧,我出来的时候(应聘者)就有两万多人。

解说:

栋梁班尽管设在了当地最好的昭觉中学,但是由于孩子们经历特殊,这个班也是全校成绩最差、平均年龄最大、辍学打工最多的班级。

记者座谈:

我想问一下,在这个寒假大家出去打工的,不管远近请举手。

学生1:

我去电子厂打工,一个小时八块五。

学生2:

我是去做冰淇凌,每个小时九块五。

解说:

这天,班长小呷想尽办法联系上了一名已经辍学结婚的女同学,她的家离学校不远,20分钟车程就到了。

记者:

为什么不上学呢?

昭觉县红丝带栋梁班辍学学生:

是年龄的问题,还有家庭的问题。我爷爷以前有四个儿子,三个都死了,只有一个了。

解说:

小伍曾经当过栋梁班的班长,去年20岁的她退学结婚。小伍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14岁之前她都没有读书,直到被栋梁班工作人员发现。

记者:

如果有机会再回去课堂呢,你还愿意吗?

辍学学生:

不用了吧。

记者:

为什么呢?

辍学学生:

看我这种年龄已经老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