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搬离北京吗?专家认为京津冀“双核”效应阻碍人口疏解
2014-03-28 19:29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蓝晓梅 蓝晓梅 |
分享到:
|
如何避免出现“卧城”,实现真正一体化?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该如何避免“新城变卧城”呢?课题组负责人认为,加快京津冀中小城市建设,提高其资源集聚能力、产业承接能力和功能吸纳整合能力,为北京产业、功能、人口疏解开通渠道。完善新城功能,促进产城融合,打造科技、生态、宜居新城,在大都市周边建立若干“反磁力”基地。通过以业兴城、职住挂钩、强化公共服务、建设生态宜居环境,完善新城的城市功能,使其成为中心城区和外来产业和人口的承接地和聚集地。如制定与新城定位相关联的产业支持和限制政策,通过产业转移和城市功能疏解,推动北京人口向新城转移。 另一方面,是要提高北京的准入标准,加强人口的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有效控制人口无序增长;在产业升级中,要建立相应的产业退出机制和准入制度,淘汰劳动力高度聚集的低端服务业,如无质量保证的低档餐饮、商业服务业、附加值低的批发市场等,控制低端产业吸纳人口;制定保障性住房政策时,既要满足引进人才的需要,又要有利于人口的布局调整。 新闻链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由来 京津冀合作命题由来已久。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城市经济研究室主任刘治彦介绍, 2001年,以吴良镛院士为首的研究团队提出“京津冀北(河北北部)”的概念,简称“大北京”。主要指以北京、天津为核心,京津连线为主轴,包括由京津唐(山)和京津保(定)两个三角组成的菱形区域,并大规模地开展了“大北京”地区的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目前各界热议的“首都经济圈”与上述概念演替有很大联系。 首都经济圈主要是指京津以及其周边的河北省各中心城市组成的城市圈,即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以及河北省的石家庄、秦皇岛、唐山、保定、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8个城市,简称2+8城市体系。伴随这一地区经济实力增强与基础设施完善,逐步扩大到整个河北省,乃至环渤海其它城市,“京津冀”地区实际上是环渤海及北方城市带的核心。 近10多年来,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城镇化中期阶段,汽车、房地产业崛起、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内蒙、山西成为主要煤炭、电力生产基地,河北成为钢铁、建材重要生产基地。天津成为重要制造业基地。同时,北京作为首都的独特魅力以及产业层次多样化,使得外来人口大量涌入,15年间人口净增人口900多万,年均增加60多万,促使房地产投资与租赁业快速发展,房价虚高攀升。随着居民收入增加和小汽车步入家庭,交通拥堵日趋严重。区域重化工业污染、市内汽车污染、工业污染交织在一起,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在这一背景下,京津冀合作问题再一次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刘治彦说,京津冀经济协作或首都经济圈协调发展是我国城市化进入中后期的一个标志,是中心城市由点状聚集向网络分散过渡的表现。但在利益攸关方缺乏互补共赢诉求情况下,京津冀深度协作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京津两市一支独秀,对周边的河北省各城市拉动较小,与珠三角与长三角相比,缺乏完备的城市体系,缺少影响较大的二线城市和实力较强的三线城市,各城市之间功能互补性不强,协调性较差,竞争大于合作。这不但制约京津冀区域发展,也影响环渤海及北方城市带整体发展。 |
相关阅读:
- [ 03-28]京津冀协同不必炒作某一城市
- [ 03-28]京津冀协同发展环境治理要先行
- [ 03-27]发改委官员:京津冀一体化须防再造“特大城市”
- [ 03-27]气象台继续发布霾黄色预警 京津冀局地有重度霾
- [ 03-27]京津冀昨严重污染 京城明天开始好转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